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drilling behavior of polymer nano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Graphene oxide/Carbon fiber using a hybrid method of Grey theory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GR-PCA). An online digital dynamometer was employ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rust Force and Torque. The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computes the delamin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considers the parameters, namely, drilling speed (S), feed rate (F), Graphene Oxide wt.% (G) in designing the experimentation arra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used to tackle the response priority weight during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function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scrutinized the influence of parameters and intended the regression models to predict the response. GR-PCA evaluated the optimal parametric setting and remarked that feed rate acts as the most predominant factor. The higher feed rate and wt.% of G is responsible for surface damages like fiber pull-out, fiber fracture and crack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drilling responses has been obtained and also validates through confirmatory test and microstructure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82.
挠度变形是工程梁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梁的挠度变形,提出了采用应变式传感器进行挠度测量的方法对几种典型的悬臂梁的挠度进行测量,该方法是利用挠度与外载荷(外力偶)、弯矩与应力、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导出梁的挠度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从而由测得的应变得出悬臂梁在外载荷作用下的挠度。测量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测得的结果大大地提高了挠度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3.
借助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齿轮啮合传动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计算高速齿轮传动轮齿瞬现温升的方法,基于齿轮啮合原理和M atlab计算软件平台,建立了轮齿瞬现温升计算模型。实现了完整齿面各啮合点切向速度、摩擦系数、接触带半宽和法向载荷等参数的计算。运用B lock接触温度准则,得出齿轮各啮合点瞬现温升及接触温度变化的仿真分析结果,为齿轮传动结构的合理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采用恒温加载试验方法对钢结构建筑常用的Q345低合金结构钢的高温强度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切线交点法确定钢材有效屈服强度,并与其它方法强度取值进行对比,给出钢材高温强度回归公式,为钢结构建筑的抗火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5.
提出一种多站雷达体系雷达数据光纤传输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实现方法。与传统雷达使用的光纤传输系统不同,而是采用技术较新的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实时数据通信系统,这是无源光网络技术在多传感器实时通信领域的首次应用。在系统设计中利用先进的光电子和在编程技术,实现了点对多点雷达数据光纤传输,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同时系统具有动态接入和扩容的能力。  相似文献   
86.
报道了一种新型980 nm激光二极管(LD)泵浦高增益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通过加入中心波长为1 550 nm光纤光栅(FBG)可以明显提高增益,并分析了增益钳制的原理.实验得到其增益比无FBG结构EDFA提高8 dB,并得到了小信号输入时增益25 dB的有效钳制.  相似文献   
87.
As part of a bio-inspired design process, the authors examine exoskeletal sensors found in insects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to armor and hardened buildings. In this way, the outer hardening of a structure or vehicle would not limit the ability of occupants to arrive at an actionable picture of the outer environment. To this end, various sensor modalities employed by insects are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with their current human-engineered equivalents. In several sensing modalities, biosensors perform better, are smaller, and more energy efficient than human-engineered equivalents. They note that biological designs tend to employ non-linear response to signal amplitude and respond with heightened sensitivity over a greater dynamic range of signals than human-engineered sensors. The insect biological sensors have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innovations that preserve the protective capacity of the exoskeleton.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北斗、短波授时技术;对高稳恒温晶振及其频率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短波无线电授时的高精度时钟系统;该系统通过利用北斗接收处理模块、短波授时接收模块得到的秒脉冲信号、时间信息,经过延迟修正处理、脉冲滤波、脉冲补偿、脉冲统计得到标准的秒脉冲信号,实现对恒温晶振频率的校准,获得一个短期及长期频率稳定度都比较优良的时间频率标准,同时利用校频后恒温晶振分频出的1pps信号对时间芯片进行校准,对外输出高精度时间信息;对恒温晶振校频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部分模块电路图进行了说明,试验结果表明,在时间不长于1h内,频率准确度优于1×10-10;该系统实用方便的方法达到了将晶体振荡器校准到较高指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
根据传热学理论和热网络法,以某型直升机尾减速器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温度场Simulink仿真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获得该传动系统正常润滑条件下的稳态温度场,并以它作为初始条件计算分析该传动系统失去润滑条件下的瞬态温度场,为预测该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在失去润滑条件下的干运转生存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基于LDO稳压器在电磁干扰(EMI)下产生直流偏移失效的机理分析,展开敏感度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使用一款实验芯片,创新地引入片上电压传感器,用于测试EMI在LDO稳压器内部的传播特性。在敏感度建模中,建立等效电路模型,通过直流功能测试,Z参数阻抗特性测试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将该模型用于LDO稳压器的敏感度预测。在敏感度仿真过程中,通过分析关键子电路和不断增加寄生元件,仿真不同寄生因素对敏感度影响的权重。将仿真结果与传导直接注入法(DPI)片上测试结果对比,仿真结果与DPI测试在频域1MHz至1GHz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