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01.
边检机关围绕和谐通关创新社会管理,应进一步深化“服务”理念,实现三个转变;把握“创新”实质,做到四个“坚持”;抓住关键环节,加强制度建设;让群众在口岸通行时更快捷、更便利、更文明、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02.
从舰空导弹武器作战任务的需求出发,分析了舰空导弹体系的组成,给出了评估体系优劣的指标。简要回顾了国外舰空导弹武器的发展,阐述了美、俄、英等国家舰空导弹体系的构成,并展望了舰空导弹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经济的概念及特征,探讨了图书馆面临新经济的挑战和机遇,并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4.
大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到新阶段时对高校教育的新要求,但由于教育体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未能被提高到一定高度。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借助科研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可以实现相辅相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科研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依靠科研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将科学范式的思想引入装备保障训练变革研究中,提出了装备保障训练范式的概念,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训练范式的主要特征,基于自组织进化理论设计了装备保障训练范式的变革路径.研究成果为开展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训练变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06.
为解决联合作战模拟中武器装备的作战能力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打击力、机动力、信息力、防护力、保障力等的武器装备作战能力灰色层次分析模型,目的在于提供在联合作战模拟中,对武器装备的作战能力进行比较的算法。即从打击、机动、信息、防护、保障等来考虑武器装备的性能,采用灰色层次分析的方法,根据灰数的大小确定各类各对象的优劣,由此做出作战能力的合理判断,给出了实例及求解方案。最后,提出了不同灰类的总评估系数作为损耗方程的损耗系数的设想及其算例。  相似文献   
107.
改进BP网络的舰船装备保障资源保障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晶  黎放  狄鹏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37(2):65-67,71
针对单独运用BP网络评估舰船装备保障资源保障能力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BP网络的舰船装备保障资源保障能力评估模型。首先构建了保障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输入变量进行预处理,选择输入变量的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输入,一方面减少了输入变量的维数,消除了各输入变量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提高了网络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同时也简化了网络的结构。然后将遗传优化算法与BP网络结合,利用GA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化BP网络的结构参数。最后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克服了纯BP算法局部收敛、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新模型采用的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结果精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对保障资源保障能力的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8.
网络分析法和熵权的装备保障系统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方法在解决装备保障能力评估问题上的局限性,利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双层网络结构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反映装备保障系统复杂的内部关系;为克服网络分析法在求解指标权重时的缺陷,结合熵权理论,提出了指标权重修正模型;兼顾平时、战时的不同评估需求,提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和熵权的综合评估模型。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路建伟  张淼  秦钰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37(8):113-115,119
从网络动力学特征的角度,研究网络化防空作战C2结构模型抗毁性问题,针对以往的抗毁性测度指数不适用于C2网络抗毁性研究的现状,考虑C2网络信息融合的时延及战场感知覆盖率等因素,提出的抗毁性测度指标:最大连通片尺寸与网络规模比,最大连通片平均最短路径长度L,网络化效能系数。在指标的基础上对C2网络模型的抗毁性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的空袭策略对防空作战C2网络抗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人—航天服系统产生的静电放电能否引燃航天服关系到载人航天飞机的安全性。通过实验研究了在纯氧和普通大气条件下 ,静电放电对各种航天服的引燃能力。实验表明 ,在普通大气条件下 ,静电放电不能引燃航天服材料。在纯氧条件下 ,点燃航天服材料所需的静电能量与静电放电的模型有关 ,机器模型的引燃能力最强。静电放电航天服点燃航天服材料所需的最小能量为 4 8m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