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findings of the Commission of Inquiry established by the Norwegian government in 2014 to evaluate all aspects of Norway’s civilian and military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in Afghanistan from 2001 to 2014. Concerned with the wider implications of the Commission’s findings, it focuses on two issues in particular: (1) Norway’s relations with the US, a close and long-standing strategic ally whose resources, capabilities and dominance of decision-making dwarfed that of all other coalition partners in Afghanistan; and (2) Norway’s record in the province of Faryab, where, from 2005 to 2012, a Norwegian-led Provincial Reconstruction Team was charged with bringing security, good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to the province. How Norway prioritised and managed relations with the US highlights and helps to problematise the challenges – political, practical and moral – fac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powers operating in a coalition alongside the US. Norwegian efforts in Faryab are revealing of the dilemmas and contradictions that plagued and, ultimately, fatally undermined the international intervention as a whole. As such, Norway’s experience provides a microcosm through which the inherent limitations of the attempt to transfer the structures of modern statehood and Western democracy to Afghanistan can be better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62.
在SINS(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与GPS(全球定位系统)组合传递对准时,航向角的可观测性较弱,经过卡尔曼滤波后,航向角误差虽有所改善,但仍呈发散趋势,针对GPS/SINS组合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动基座传递对准方案,依靠GPS测量信息进行速度匹配,完成动基座传递对准.该方案采用粒子滤波方法解决对准过程中的非线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对准精度(1σ)可以达到东向失准角误差为5角分,北向失准角误差为2角分,方位失准角误差为6角分.  相似文献   
63.
为了满足水下航行远航程和长时间的要求,远航程自主水下航行器(AUV)采用的是以SINS导航为主、卫星导航定期修正的方式,以提高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设计一种采用GPS卫星定位导航模拟器、GPS接收机、惯性测量器件(IMU)和实时仿真计算机构成的采用SINS/GPS组合导航方式的AUV导航半实物仿真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硬件接口设计、算法和软件开发进行了论述.所开发的系统通过外部的线运动补偿实现了惯性导航系统的完整计算,通过时间同步策略解决了各导航子系统的并行同步问题.部分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半实物仿真系统方案可行,可用于更高置信度的AUV组合导航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64.
海军作战指挥综合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作战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的基础上,描述了作战仿真系统的军事需求,提出了海军作战指挥综合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分析了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组成及运行方式,阐述了仿真系统研究中的主要关键技术和应用方向.为海军新型作战指挥系统的研制建立了一个集成综合作战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65.
基于装备战斗力的集群装备战损等级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集群装备战损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的需要,对集群装备战损等级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在集群装备的组成特点与评估装备战斗力的基本方法,战时实时评估与平时效能分析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单装战损评估的战斗力评估模型,对模型的具体步骤与关键参数进行了详细阐述,由此进一步建立了基于模糊隶属度的集群装备战损等级评定模型.最后以示例对上述模型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应急装备保障实际场景的分析,提出装备应急运输过程应分2个不同的阶段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第1阶段涉及的运输问题,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软件matlab实现了模型的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为相关运输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由于装甲车辆综合电子系统具有耦合性强、动态离散和复杂度高的特点,其难以采用静态故障树方法进行系统可靠性分析,针对这一难题,运用动态故障树方法对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判别,并运用随机Petri网建立了故障树的仿真模型。以某型车辆为例,通过仿真实验得出了综合电子系统的故障率和可用度指标的动态变化曲线,其分析结果为系统可靠性与测试性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8.
为提高能力型防空群整体作战能力,应用系统论方法分析了能力型防空群指控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运行模式,提出了指控系统信息结构力的概念,建立了能力型防空群指控系统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力型防空群指控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复杂性理论、图论、集合论及信息论方法建立了能力型防空群指控系统的物理性能及信息结构力计算模型,给出了指控系统效能综合评估函数,可为防空指控系统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界定了作战模式、炮兵装备体系组分需求等概念,分析了侦察打击一体化作战模式的内涵、装备体系的特点。通过侦察打击一体化作战模式对炮兵作战流程、能力要求的分析,构建了为适应这一要求的炮兵装备体系组分需求方案,得出其是由情报侦察系统、信息处理与指挥控制系统、火力打击系统和保障系统组成的结论。并据此绘制了侦察打击一体化作战模式下的炮兵装备体系结构及信息流程图。  相似文献   
70.
组合导航是导航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导航手段,而各种导航手段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很多应用中依赖单一手段无法达到某些应用需求。为了获得更好的导航性能,可以将各种导航手段有机组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使整个导航系统的性能优化。常用的组合方式有惯性导航与卫星导航的组合以及多卫星导航系统的组合。未来也将会有新的导航手段和组合方式出现,推动组合导航技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