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对内弹道多通道实验曲线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充分利用多通道实验数据,得出了弹丸运动规律、弹底压力变化规律、平均压力变化规律.为进一步认识膛内现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装备情况,探讨了潜艇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自航发射鱼雷的可行方案,并建立了后端自流补水的自航发射方式的内弹道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试验结果描述鱼雷螺旋桨工作特性,分析了自航发射鱼雷出管速度偏低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某加农炮身管内膛烧蚀磨损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某加农炮的身管烧蚀磨损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确定了身管烧蚀磨损特征面,采用了多特征面来表述火炮内弹道性能变化。将该研究方法具体用于某加农炮身管特性的研究,建立了该加农炮的内弹道性能与其身管内膛烧蚀磨损特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新型弹药弹道性能检测的需要,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发射药中钝感剂含量分布进行了测定,建立了考虑钝感剂含量分布的该新型火炮的内弹道模型。模型中钝感剂对弹道性能的影响是通过对火药燃速和火药力的影响来体现的。应用该模型对2个批次的弹药进行了内弹道计算,并对一定樟脑含量的火药内弹道性能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樟脑含量对最大膛压影响较大,但对初速的影响则不如膛压明显。  相似文献   
15.
室内装饰织物因其容易点燃、燃烧速度快、蔓延迅速等燃烧特性,对室内火灾的发展蔓延及火灾危害都有重要影响。运用锥形量热仪对棉麻、涤纶、帆布、泡纱、条绒等5种室内装饰织物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室内装饰织物在不同热辐射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图像拟合,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和图像分析比较了5种室内装饰织物在不同热辐射条件下的点燃时间、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比消光面积及CO生成量。最后得出了各种织物的火灾危险性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终点弹道学理论、毁伤理论和爆炸理论,在分析炸弹的爆炸规律、破片的飞行规律及破片对战斗机毁伤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空水平轰炸过程中安全退曳距离及安全高度的估算方法.给出了仿真实例,并对相应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其结果可为飞机武器系统安全投弹提供参考依据.最后,为确保战斗机的低空投弹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坦克射击过程中炮膛内火药气体温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坦克射击后出现炮膛内壁烧蚀及身管温度上升等问题,其首要因素为火药爆炸燃烧所产生的高温气体。应用内弹道零维模型,以空间平均热力学参数描述坦克射击过程中炮膛内弹道状态,采用四阶龙格一库塔法求解内弹道常微分方程组,计算出内弹道时期火药气体的压力、流速和温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指数函数拟合出后效期炮膛内火药气体温度公式,最后得到坦克整个射击过程中炮膛内火药气体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此计算结果可为坦克炮身管的烧蚀、热状况及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某型高炮火控系统的外弹道解算模型,此模型采用迭代-修正的方式,使用Runge-Kutta-Felhberg自适应步长数值解法,直接解4D外弹道方程组,得到射角和弹丸飞行时间.还对该方法的精度和实时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高炮火控系统应用外弹道方程实时解算模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surgency in Nepal (1996–2008) from a military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It looks at the insurgency from André Beaufre's exterior/interior framework, which is modified to match postmodern conflicts. Simultaneously the importance of the political is underlined. The author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relevance of the Maoist label the movement and insurgency have received. He claims that the insurgency became a hybrid consisting of Chinese, Latin American, and Leninist thoughts wrapped in pragmatic/revisionists and nationalist ideas. The author also suggests that the ability of insurgents – or counter-insurgents – to combine the effects of the exterior and interior is more likely to constitute the key centre of gravity of a conflict than any single political, economic, or military factor.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气缸张开式尾翼工作原理,分析某型滑膛反坦克炮榴弹气缸充放气过程,建立尾翼弹在炮膛内的气缸压力模型,将其与炮弹底部气体压力、密度、温度等参量的变化规律相耦合,并对气缸压力模型进行可解性分析,得到一种求解气缸气体压力、密度等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