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251.
首先针对GPS时钟漂移,推导了计算位置误差的表达式,然后对GPS/BD2组合系统的时钟漂移进行了分析和修正,并利用模拟信号源提供的信号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经过时钟漂移修正后,定位精度有了一定的提高,验证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52.
应用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理论,研究了指定区域无源定位系统布站优化问题。针对无源定位站点部署研究存在的局限,从误差准则、截获准则和协同准则出发,建立了无源定位系统布站优化的随机机会约束模型。对三站定位问题进行了仿真,利用混合智能算法得到了不同情况下的最优布站策略。  相似文献   
253.
通过分析大空间场所的特点,并选择FDS软件作为研究工具分别对集热罩边长为200、400、600、800mm;边缘厚度为40、50、60mm;喷头距火源的垂直高度为6、7、8、9m;喷头在火源正上方以及与火源的水平间距为2.2m时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启动时间进行模拟,通过对比分析集热罩对大空间场所中喷头的作用效果,为集热罩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54.
利用随机网络建模方法在随机工程项目分析中的优越性,建立了不同保障方式下的维修保障过程模型。重点对网络活动中的维修等待时间和维修等待概率进行了分析,利用随机网络的解析算法,确定了维修力量的平均维修保障服务时间分析模型。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伴随修理过程,对其平均维修保障服务时间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55.
研究一类具有时滞和免疫反应的HIV模型。首先通过分析特征方程研究了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以及Hopf分支的存在性。然后利用规范型理论和中心流行理论得到了确定Hopf分支方向和分支周期解稳定性的计算公式。接着讨论了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所得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256.
响应时间是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为分析MRD响应时间及影响因素,建立了MRD动态响应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Ansoft和Adams联合仿真分析MRD响应时间的方法,并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阶跃电流幅值、活塞运动速度以及系统刚度等因素对MRD响应时间的影响。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表明:MRD响应时间随活塞速度和系统刚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随阶跃电流幅值的升高呈增大趋势。同时证明通过联合仿真分析MRD响应时间和影响因素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57.
基于HHT方法和集集地震实际地震记录,利用可表征地震动频域非平稳特性的瞬时频率时程和瞬时幅值时程,对集集地震多维地震动的频域非平稳分布特性、场地条件及震中距对非平稳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瞬时频率方法在地震动频域非平稳特性的定量描述上较穿零率方法更为精确,可较好地反映多维地震动的频域非平稳特性.  相似文献   
258.
提出一种基于NTP协议的系统校时实现方法及相关算法,将该算法用于大型电子信息系统中,以外部精确时间源和系统中若干台稳定主机构造NTP服务器群,并用NTP服务器群对系统中其它所有网络主机进行精确校时,得到了毫秒级的校时精度。  相似文献   
259.
为促使北斗系统特别是北斗三号系统尽早加入国际原子时计算,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及捷克无线电工程和电子学院两个守时实验室接收机产生的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观测数据,开展基于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共视时间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北斗三号信号的多路径噪声影响小于北斗二号信号,且信噪比优于北斗二号信号。对比已有的研究,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B1C和B2a)共视时间比对的噪声相对于北斗三号卫星播发的北斗二号兼容信号体制(B1I和B3I)有较大的改善,其结果与GPS、Galileo共视比对结果相当,且在零基线共钟比对中,基于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比对钟差的标准偏差相对于北斗二号信号提高了40%以上;利用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共视得到的亚欧两地钟差噪声小于北斗二号信号,且比对钟差的稳定度相对于北斗二号提高了10%以上。该试验也可为北斗三号时间比对纳入国际原子时计算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60.
电晕放电辐射场若干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电晕放电辐射场若干特性,首先进行了电晕放电时电晕电流的理论分析,研究了电晕电流的波形随电压变化情况。然后在采用针-板电极物理实验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晕放电实验研究,分析了放电针上的充电电压对脉冲电流的影响,并确定了辐射场随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以及放电重复率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发现,当针为负极性时先发生放电,但正极性下先发生火花放电;电晕放电辐射场与距离成反比关系;放电重复率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