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卫星导航系统作为重要的战场传感器,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卫星导航系统的攻防博弈由此兴起。针对美国首先提出的导航战概念,俄罗斯为进一步提升导航战作战实力,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应对举措。文章介绍了导航战概念及相关作战案例,具体分析了俄罗斯应对导航战威胁的主要举措,并结合美俄围绕导航战开展的攻防博弈,得出掌握现代战争制导航权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62.
基于全脉冲分段转发的LFM雷达干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线性调频(LFM)脉冲雷达输出信号时延敏感于输入信号频率,基于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全脉冲信号分段转发的干扰方法,通过对雷达完整脉冲信号的合理分段并排序转发,在LFM脉冲压缩雷达匹配滤波处理后形成多假目标干扰。利用群延迟原理揭示了脉冲分段转发干扰机理;根据干扰信号频谱和匹配滤波原理,推导了多假目标输出形式;给出了假目标幅度不低于真目标时脉冲分段数计算公式及假目标数目最多时对应的转发次序要求;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3.
雷达组网的特点及其抗干扰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雷达组网的特点 ,并对如何提高目标探测概率问题进行了简单推算 ,提出了雷达组网在实战应用中的一种干扰设计方法 ,并简要介绍了雷达组网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被动寻的制导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辐射武器是电子对抗中硬杀伤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战争中 ,以其显著的突出性和隐蔽性赢得胜利。简要地介绍了反辐射武器的核心———被动寻的制导技术近年来的新技术、新动向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5.
电磁兼容是现代战场和电子对抗训练中影响装备作战效能和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训练场雷达电磁兼容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雷达在电磁兼容环境下所形成的多种干扰条纹,然后从空域、时域、频域等多个方面初步探讨了解决信息化战场和训练场雷达电磁兼容问题的方法,相关研究对于训练中雷达电磁兼容管理和干扰效果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
地表反射引起的波瓣分裂效应对UHF波段雷达干扰站干扰性能会产生严重影响,必须研究改善的方法.首先讨论了多路径传输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地表反射的干扰方程模型;其次提出了单波瓣覆盖和零点填平两种改善波瓣分裂效应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针对干扰暴露区不适于动态描述双基地雷达干扰效果这一客观事实,选取TR联合发现概率、电子干扰有效性因子、稳定性因子作为效能指标,对T/R-R双基地雷达电子干扰效能进行度量,给出了效能指标的计算方法,推导了双基地雷达电子干扰的数学模型。通过设置典型的突防场景,对不同干扰方式下的双基地雷达电子干扰效能进行了仿真评估,仿真结果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
雷达组网抗干扰能力评估是组网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仿真模拟法和最优指标法,对组网系统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估研究。基于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组网系统抗干扰能力的一种评估框架结构;构建了组网系统抗压制性干扰能力的动态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最优指标法对4种组网方案在复合压制干扰模式下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和方案的优劣评价。评估结果与实际抗干扰试验的结论相符,验证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所得结论对复杂电子战环境下雷达组网系统作战效能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对CFAR检测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间歇采样转发形成的假目标干扰对雷达CFAR检测的影响和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生成机理,给出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产生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雷达一次搜索周期内虚警、漏警造成的检测代价作为检测性能指标,分别分析单元平均恒虚警检测器、有序恒虚警检测器、剔除和平均恒虚警检测器在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干扰下的检测代价。着重分析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关键参数对检测代价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间歇采样转发产生的多个假目标显著提高了雷达的检测代价,检测代价受转发占空比、转发功率的影响较大,而受转发频率影响较小。在三种恒虚警检测器的对比中,剔除和平均恒虚警检测器相对于另两种检测器的检测代价更大些。  相似文献   
70.
针对传统欺骗干扰难以对调频斜率极性捷变SAR形成有效干扰的问题,研究了对调频斜率极性捷变SAR进行欠采样转发干扰的方法。通过建立调频斜率极性捷变SAR有限时长欠采样转发干扰信号模型,分析欠采样转发干扰对调频斜率极性捷变SAR的干扰效果。给出假目标数目、位置以及幅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讨论欠采样周期对干扰效果的影响。利用数字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