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61.
介绍了一种新型敌我识别系统Mode 5 IFF,并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及信号产生流程。通过分析Mode 5 IFF系统询问及应答信号格式,提出了基于同步脉冲相关的Mode 5 IFF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Mode 5 IFF信号同步脉冲数据一致性的特点,利用同步脉冲信号与所接收到的中频信号进行相关,取相关峰值达到Mode 5 IFF信号检测的目的。最后分析了该方法在"混扰"和低信噪比条件下的信号检测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2.
联合作战概念的出现和无人机多任务使命的实际运用,使得无人机联合作战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发展的重点。基于协同作战和联合作战的内在联系及国内多无人机协同作战有关理论上的研究情况,分析了无人机协同试飞试验的条件和主要特点,总结归纳了无人机协同试飞试验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无人机编队的设计依据和关键问题,介绍了集中式、集散式、分布式控制的基本概念,论述了3种控制模式下的无人机协同试飞试验的实现方法和各控制模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3.
根据数据链系统的故障检测困难的特点,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建立了数据链系统的故障树;在详细分析数据链系统故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端口功能检测法、调制解调器替代法和电性能参数检测法3种故障定位方法。设计了端口功能检测法中数据测试仪、终端设备模拟器和自环测试监测仪的系统连接方法,设计了调制解调器替代法的系统连接方法和电性能参数检测法的常见电性能参数。综合使用故障检测定位方法,可快速定位数据链系统常见故障。  相似文献   
264.
本文主要论述利用新的数码钢琴教学技术,创新的教学手段,通过视奏与移调、独奏与重奏、模仿与即兴创编等教学,使音乐理论和键盘技术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65.
针对主动隔振系统带有时滞的鲁棒渐进稳定问题,研究了时滞的存在对最优控制算法控制效果的影响,运用MATLAB中LMI工具,采用变步长试凑的方法,解出了最优控制系统反馈控制鲁棒渐进稳定的最大允许时滞上界。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控制时滞的增大,主动隔振效果逐渐变差,一旦反馈控制力时滞超过最大允许时滞上界,系统便将发散。同时,增大反馈控制力和减小加权矩阵控制目标的相应权值,可以提高最大允许时滞上界。  相似文献   
266.
在对齿轮箱的原始振动信号进行时域采样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包分析对其进行消噪,然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角域重采样,得到基于阶次跟踪的采样信号,再对该信号进行特征参量提取,最后利用BP网络对得到的故障特征参量集进行模式识别。该方法能够避免传统分析方法中难以克服的“频率模糊”现象,对于瞬态信号有较好的分析处理能力,是对传统频谱分析法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267.
非平稳数据处理方法与瞬时频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经验模式分解”(EMD)方法,任何复杂的数集都能够被分解为有限且通常数量较少的“本征模式函数”。“本征模式函数”产生瞬时频率,最终结果表示为H ilbert谱规定的能量-频率-时间分布。应用“经验模式分解”方法表示自然现象中的传统非线性平衡系统及其数据的数值结果,同时给出实例展示了这种新方法的作用和效果。这种方法阐明了能量-频率-时间分布,进一步显示出对非线性非平稳系统的处理效果———精确化、形象化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268.
船舶动力机械混合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分析了混合隔振的原理,揭示了混合隔振的实质就是被动隔振系统和主动隔振系统的多目标联合优化问题.针对船舶中常用的双层隔振系统,进行了混合隔振优化设计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混合隔振技术在船舶动力机械隔振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9.
消防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消防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 ,提出了拓宽消防学科方向的必要性和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指出合理的课程体系要注重有效知识的选择 ,要正确处理教育与培训的关系 ,突出专业基础教育 ,并且要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进行课程整合。形成独具特色与优势的核心学科方向和以课程为代表的核心知识与核心技术是创建有核心竞争力学科专业的前提 ,也是扩大武警学院消防专业办学规模和效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70.
介绍了飞机致命性部件的辨识方法,尤其对该方法的核心部分,即损伤模式影响及致命性分析(DMECA)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引用可靠性分析中比较成熟的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致命性分析)思路来确定飞机的致命性部件,从而可为飞机易损性评估及战伤修复提供前提条件。通过考虑影响部件损伤率的因素(部件的尺寸大小、防护与遮挡、复杂程度等),借助系统综合评价中的关联矩阵方法,解决了DMECA分析表单中损伤率的来源问题,从而使DMECA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