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防务技术》2020,16(2):316-324
This research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safe methodology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 of energetic materials. Coating formulation process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to find a suitable method that may enable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 as the safe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high explosive (HE) compositions. For safety and convenience reasons, the concept demonstr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inert explosive simulants with properties quasi-similar to the real HE. Coating processes for simulant RDX-based microparticles by means of PCL and 3,4,5-trimethoxybenzaldehyde (as TNT simulant) are reported. These processes were evaluated for uniformity of coating the HE inert simulant particles with binder materials to facilitate the SLS as the adequate binding and fabrication method. Suspension system and single emulsion methods gave required particle near spherical morphology, size and uniform coating. The suspension process appears to be suitable for the SLS of HE mocks and potential formulation methods for active HE composites. The density is estimated to be comparable with the current HE compositions and plastic bonded explosives (PBXs) such as C4 and PE4, produced from traditional methods. The formulation method developed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ce behind the processes paves the way toward safe SLS of the active HE compositions and may open aven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unitions of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2.
为了使某高炮数字指挥仪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遵照中央军委关于"要用高新技术改造现役装备"的指示,在不降低原高炮数字指挥仪战术技术性能的基础上,加装了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机、激光距离转换计算机、雷达诸元转换计算机.使该装备不仅能够与部队现配置的雷达连接使用,还增加了目标探测手段,增强了夜间作战能力,提高了装备的性能,成为新一代的光电防空火控系统,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3.
描述了用三轴加速度计与三轴磁强计测量地下钻头倾斜角、工具面向角和方位角的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系统结构和详细的姿态解算。针对由于钻具铁磁性材料引入干扰磁场对方位测量的误差,提出了利用当地地磁场进行方位角校正的方法,并给出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这种校正方法能够在不更换钻具即测量装置仍放在一段无磁钻铤内部的情况下,获得准确的方位角,因此可以大大减少无磁钻铤的长度,节省钻进成本。  相似文献   
194.
利用一维定常流理论,建立了超声速引射器中从混合段到扩压器出口的冷气流混合模型。经过计算,得到了在不同的输入条件下,等面积混合模型和等压混合模型的恢复压力。比较结果,发现等压混合并不总是优于等面积混合,并得出了判断等面积混合与等压混合优劣的条件。在更改参考文献中的部分输入参数后,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5.
一种新的激光探潜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提出了一种不同于现有激光探潜原理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潜艇尾流中气泡的光散射特性来探测和跟踪潜艇.对该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对所涉及到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6.
一种激光探测技术的实用化研究,通过转动衰减片调节盘和调节放大电路的增益,既可探测固体激光器发出的兆瓦级激光,又可探测半导体激光器等发出的瓦级、微瓦级激光并进行声光报警。  相似文献   
197.
舰载强激光武器系统精度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着重研究了舰载强激光武器的两个方面:一是在现代海战条件下的作战应用,以强激光武器的性能优势,拦截现有防空武器难以拦截的突防精确制导武器;二是研究了强激光武器光束控制系统的精度指标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舰载强激光武器光束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198.
针对大攻角空空导弹飞行过程中复杂的非线性空气动力学特性,提出了采用反馈线性化进行控制器设计的方法.在完成导弹俯仰通道的非线性建模的基础上,采用反馈线性化理论对导弹模型进行精确线性化,然后,对线性化后的系统给出了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及较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9.
在已有计算火炮幅员及毁伤幅员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炮兵作战行动的特点,分阶段讨论了火炮幅员及毁伤幅员的计算方法,是对现有火炮幅员及毁伤幅员参考数据的完善,为提高射击效率评定的精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数据基础.同时根据所建模型,分析了不同航路角情况下火炮幅员及毁伤幅员的变化趋势与极值情况,为优化炮兵作战行动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0.
角度零位一致是舰炮武器系统精确打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鉴于传统瞄星方法的局限性,在舰艇系泊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瞄星替代方法,该方法选择合适的海上及岸上目标作为瞄准目标,运用相应的算法,可以完成舰炮武器系统角度零位的标定工作.该方法可以作为未来舰炮武器系统零位标定的一种备用方法和手段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