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8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9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41.
常规Capon波束形成器性能对模型误差或失配非常敏感,尤其是当期望信号包含在训练数据中,导向矢量失配将引起性能急剧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和导向矢量联合估计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该方法通过对Capon空间谱在非目标信号的方位区域内的积分,实现对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的估计,解决数据协方差矩阵包含有目标信号时引起信号自相消问题;其次为了克服导向矢量失配的影响,通过最大化输出功率,并增加二次型约束防止估计的导向矢量接近于干扰导向矢量,实现对导向矢量的估计。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获得近似最优的输出信干噪比,与现有算法相比稳健性更强。 相似文献
542.
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了地球静止轨道高能电子通量(1.8-3.5MeV)在线预测模型。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粒子群多样性测度计算方法,有效改善了其早熟收敛现象;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正则化参数和核参数;利用滑动时间窗口策略更新模型数据,设计变量选择触发机制以及模型的再学习机制实现模型的在线预测功能。[根据题目的调整,对摘要做了相应改动]通过对2000年电子通量监测数据和相关太阳风、地磁参数等实际数据进行提前1-3天的预测实验,表明了所建在线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3.
射频模块存在相位特性的非线性效应,群延迟随频率的变化不再是一个常数,并可能造成输出射频信号的波形失真,而影响精密射频信号源的输出精度。基于递归最小二乘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提出了消除其非线性效应的新方法。并以GPS模拟源为例,利用其自校模块,采用软件无线电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精确估计出射频模块的模型参数。将基带合成信号通过一个数字逆滤波器,以消除相位的非线性和群延迟随频率的变化。利用自编的仿真程序包,在Matlab中进行了相应的模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消除相位非线性效应对射频信号的影响,输出信号的波形失真在理论上可控制在0.01%以内。 相似文献
544.
545.
为了解决仿射最小二乘匹配方法在未知初始参数条件下无法自适应选择匹配窗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形状估计的自适应窗口最小二乘匹配方法。利用LOG(Laplacian of Gaussian)算子检测特征点以及特征点所在的尺度;在特征点邻域内根据特征尺度计算局部二阶矩矩阵,用二阶矩矩阵估计特征点局部的形状特征;根据特征点局部的形状自适应选择初始匹配窗口进行仿射最小二乘迭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较大仿射变形下能够准确的选择有效匹配区域,避免因窗口内容差异造成的迭代不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546.
智能工具机(ITM)系统采用主辅机结构,Micro VAX作为前端机。本文给出该系统中完成前后端机信息交换的通信子系统设计方案,介绍在VAX/VMS环境中实现并模拟运行该通信子系统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547.
对装备保障能力评价的研究有很多,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保障系统方面对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价,属于静态评价,这类研究对装备使用过程中的动态随机因素考虑不足,影响了对装备保障能力的全面考察。以任务为驱动的保障能力评价,运用离散事件建模方法和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建立舰炮保障能力综合仿真模型,用仿真出的使用可用度、战备完好率和备件平均保障延误时间等指标,评价保障能力。实例表明,仿真模型能定量描述装备保障能力的实际情况,仿真结果合理、可信,部分解决了部队在任务时装备保障能力的评估问题,为提高武器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和保障能力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548.
为了对雷达天线扫描方式进行自动识别,改进开发了天线扫描方式模拟器,并分别研究了电子扫描和机械扫描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基于最大主瓣脉冲序列的特征参数实现电子扫描和机械扫描的区分,然后基于单个天线扫描周期脉冲序列的特征参数实现8种机械扫描方式的自动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区分一维电扫、二维电扫和机械扫描,并且采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对机械扫描方式的识别正确率高于决策树方法。 相似文献
549.
决策支持系统的快速集成环境的研究一直是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研究了决策支持系统可视化快速集成技术及其实现 ,并重点介绍了作者开发的决策支持系统可视化快速集成环境研究Vi sualDSSBuilder及其在开发过程中所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50.
针对目前效能评估方法多重视效能指标的静态观测值,对时序状态数据所蕴含的趋势信息关注较少的缺点,提出基于灰色聚类-粗糙集和集对分析的备件保障效能动态评估方法。针对主客观赋权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引入依赖度和重要度的概念,建立灰色聚类-粗糙集组合赋权模型;将指标权重引入集对理论,提出集对同势、均势和反势的定义,描述备件保障效能的变化规律,构建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集对分析动态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反映备件保障效能的动态变化特征,为决策者制定备件保障长期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