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培养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2.
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具有师范类高校无法比拟的诸多优势,但也有它自身的一些弱势。只有结合实际,坚持师范性,强调师范特色,才能发挥综合大学办教师教育的优势,培养出高质量的师范毕业生。  相似文献   
103.
本文论述了高校加强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非环境专业非环境专业目前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完善和提高我国非环境类专业的环境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理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特认为社会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本,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运用网络的话。他的生活就能大大改善。所谓结构洞就是没有重复的信息源,而且是最为有效率的网络结构本文采用博特“结构洞理论”对“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政策解读,试图围绕博特“结构洞理论”主要思想展开讨论,“对口支援”是以政府的政治导向为主的援助政策,通过“对口支援”使受援学校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支援学校为受援学校拓展了社会网络,受援学校通过支援学校结构洞的信息桥梁优势,整合社会网络结构的信息资源、机会资源和社会资源,从而获得学校生存和发展之本。  相似文献   
105.
作为近代中国教育思潮的一种,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最早出现在清末,五四后至二十年代达到鼎盛,其标志是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团体——国家教育协会和专门的学派——国家主义教育派。清季民初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从内因上看是受民族危机的刺激,在外因上则是受日本和欧美同类思潮的影响。该思潮对清季民初中国教育,特别是对二十年代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声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摒弃一些不合理的传统模式,注重以人为本、分层次、分类别的因材施教,突出师范性教育,实行合理有效的课程设置,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之符合基础教育的需要,符合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培养学生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宽广而丰富的知识面的应用型人才。笔者结合本系多年来在声乐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改革与实践,借贵刊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7.
本科教学评价工作应着力抓好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需要出发,对教育观念转变、学科专业布局、教员队伍建设以及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过程等问题进行探讨,就学院下一步教学工作评价的总体思路和应重视的几个环节,提出了一些较深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8.
军校教学工作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与学的关系讨论人才素质的培养,是军校教学工作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在教学工作中应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重视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评价教员的教学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军校教学工作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怎样发展学员的个性等问题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9.
新世纪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观,以教育目的衡量教育质量,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以教师为教学的主导的观念来指导和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达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人才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0.
文化教育是人才的摇篮,是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和创新的阵地.文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阵地,两者必须结合,才能培育出全方位综合方向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文化教育包括精神文化、教育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精神文化是文化教育的核心,教育文化是体现学校教学和科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面向世界的要求提供培养人才的摇篮,物质文化包括教育设施、文体设施、服务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为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