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提出了一种计算涡轮增压柴油机高原性能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涉及复杂的数值模拟计算,可以在较宽广的环境压力和环境温度范围预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性能,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对两台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了实例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海拔高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性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定量地分析了从多台主机为动力的舰船左右主机转速不一致时,对主机寿命与舰船性能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舰船实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3.
本文采用了一种符合人类维修专家故障诊断思路的方法,即层次模块化故障诊断法,来建造通用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在系统建造中采用了框架和产生式复合知识表达形式表示系统诊断知识,采用了正反向混合推理、不精确推理及层次模块化诊断推理机制,并予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54.
通过WD615.67行车用6缸柴油机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了含有纳米铜材料的纳米复合添加剂对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影响,试验前后对发动机主要摩擦副尺寸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添加剂对发动机不同材料的摩擦副均有较好的抗磨效果,特别是在缸套等摩擦部位出现了“负磨损”,实现了摩擦副表面的原位动态自修复。添加纳米复合添加剂后有效地降低了比油耗,减少了机械功率损失, 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55.
提出了利用气缸盖表面振动信号诊断发动机配气机构气门间隙异常故障的方法,分析了气缸盖表面振动响应与气门机构状态的关系。通过实验和计算,从气缸盖表面的振动信号得到气门间隙异常状态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时域分析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6.
介绍了应用铁谱、发射光谱和配有能谱仪的电子扫描显微镜等分析技术对12VE230ZC型柴油机的润滑油样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磨损信息.铁谱分析能判别机器磨损工况的正常与否,并能判断引起异常磨损的原因.光谱分析通过发现指示性元素和元素浓度的异常来判断柴油机故障.对有异常磨损磨粒的谱片用电镜和能谱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磨损的部位.  相似文献   
157.
介绍了12150L发动机系统工作过程模拟计算方法的研究成果,包括发动机燃烧、喷油、进排气和废气引射抽尘过程的数学建模,耦合计算等.  相似文献   
158.
发动机平均值模型的开发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车用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的平均值模型.这个模型重在描述发动机状态变量的时间平均值,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实例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适合于电控柴油机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159.
子弹撒布特性是火箭子母弹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描述了火箭子母弹地面抛撒过程的测试方案和扩散过程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某火箭子母弹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60.
本文分析了德国MTU396SB83和MTU396SE84两型潜用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排气冷却消声器的功用。作者认为,该排气冷却消声器的功用不仅仅是削减排气(空气)噪声,降低废气温度和减少废气向舱室内部的传热,更重要的是为了减少常规潜艇通气管状态柴油机水下排气所激起的水噪声和为了改善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通气管状态高背压时的启动性能和变背压时的工作稳定性。文中还分析了该排气冷却消声器的其它一些功用。这些分析对发展我国潜用柴油机技术及常规潜艇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