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41.
信息/求解 Petri 网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大多数 Petri 网在变迁发生后前集库所会失去标记,不便于表达一个条件一旦具备将永远具备的情形.针对该问题,基于0-1标识与变迁发生后其前集不失去标记的思想,提出了信息/求解扩展 Petri 网系统(I/S系统).给出了I/S系统的相关定义、部分基本性质、矩阵表示、求解发生权向量的求法和状态方程.最后,给出了以I/S系统表示的几种常见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的设计过程,该例显示了I/S系统的模型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42.
装备保障训练系统设计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军装备保障训练系统的设计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与综述,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针对我军装备保障训练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装备保障训练系统设计理论研究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3.
新型叶片式磁流变阻尼器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叶片式减振器为基础,设计了具有"失效安全"特性的新型叶片式磁流变减振器。首先基于平板模型和B ingham模型推导了磁流变减振器力矩数学模型,然后分析了初始阻尼力不变情况下的阻尼力可调倍数影响因素,最后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对所设计的磁路进行仿真,分析了磁场分布。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叶片式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可调范围能满足重型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744.
基于UML的海军作战结构模型形式化描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军装备应用研究系统为背景,着眼于海军作战仿真想定生成系统的标准化,通过分析海军作战想定描述的层次结构,针对统一建模语言(UML)在面向对象系统方面的应用特点,探讨了使用UML表示标准的作战想定开发方法,并以合同进攻敌海上编队为例介绍了海军作战想定的设计方法。通过建立实体行动的军事概念模型以及对其进行的形式化描述,实现了军事专业人员和仿真技术开发人员之间的顺利交流,为仿真想定辅助生成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5.
针对部队装备保障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多Agent仿真的方法,基于Kraljic模型将装甲装备器材分为重要器材、关键器材、一般器材和稀缺器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装备保障体系供应保障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系统中器材仓库的外部接口和内部器材请领流程,并以某集团军各级器材仓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实例分析。实践证明,采用多Agent仿真的方法研究装备保障体系供应保障活动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宏观把握部队装备保障的运行规律,提高部队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46.
在作战仿真领域,由于水下战场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水下作战对抗的复杂性,构建具有水下战场实景态势展现以及水下作战对抗演示分析等功能的仿真系统始终是一个难点问题。基于现代海战条件下水下对抗的应用背景,设计实现了海洋水下战场态势仿真系统,给出系统的功能结构、功能流程以及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案,并对系统的开发部署进行了具体实现,应用情况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对水下战场实景态势的高精度仿真,可作为海洋水下战场实景态势的演示分析研究平台和水下作战对抗的论证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747.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capacity to assign to each arc in a given network, subject to uncertainty in the supply and/or demand of each node. This design problem underlies many real‐world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design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We first consider the case where a set of supply/demand scenarios are provided, and we must determine the minimum‐cost set of arc capacities such that a feasible flow exists for each scenario. We briefly review exist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solving this problem and explor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to reduce run times. With this as a foundation, our primary focus is on a chance‐constrained version of the problem in which α% of the scenarios must be feasible under the chosen capacity, where α is a user‐defined parameter and the specific scenarios to be satisfied are not predetermined. We describe an algorithm which utilizes a separation routine for identifying violated cut‐sets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 to optimality, and we present computational results. We also present a novel greedy algorithm, our primary contribution, which can be used to solve for a high quality heuristic solution. We present computational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our proposed approaches. © 2016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3: 236–246, 2016  相似文献   
748.
为了实现交流感应电动机高性能调速,快速跟踪变化的负载转矩,对静止两相αβ坐标系中的电动机数学模型精确反馈线性化,实现转速和转子磁链系统的完全解耦。针对解耦的转速和磁链子系统的设计2个结构完全相同的自抗扰控制器,实现对转速和磁链的完全独立控制。实验研究表明:电动机转速和磁链分别大约在0.7 s和0.3 s时达到参考值;负载转矩的变化将引起转速7 rad·s~(-1)范围内的变化,但磁链仍保持给定值;当转速稳定时,电磁转矩在1 s时间内能快速跟踪变化的负载转矩,其超调量不超过20 N·m;控制系统能适应转子电阻±10%和定子电阻+10%范围的变化。  相似文献   
749.
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需要特殊的运行环境,在地面很难考核,这给系统可靠性带来一定的风险。针对微纳卫星的特点,设计并研制了一套面向微纳卫星的姿态确定与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该系统通过数字化模型模拟卫星姿态轨道运动、敏感器模型产生敏感器测量数据、执行器模型生成控制力矩、敏感器模拟器实现通信协议,最终实现姿态控制系统的全系统仿真。这套系统可以接入卫星控制系统回路,实现对姿控系统软件、硬件的考核,同时验证算法的性能。基于该系统,对天拓三号卫星姿控系统进行地面半实物仿真,并对比在轨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仿真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750.
针对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影响因素多、设计过程易耦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分析(ANP)的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影响因素网络模型和方法。首先,以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影响因素定量研究为控制层目标,以作战任务系统、保障对象系统等为网络层的因素集,建立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影响因素的网络模型;其次,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定量地确定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各个因素的影响综合权重及排序,明确设计时应优先考虑的关键因素。通过具体分析,证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