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本文简单介绍了无共享并行数据库(SN-PDB)中几种常见的结点容错方法,重点叙述了链式分布法,给出了此方法的负载平衡算法。  相似文献   
152.
本文把带纵骨实肋板式耐压液舱和对应的耐压船体看成一弹性整体,求解了耐压液舱区耐压船体的应力响应,并通过塑性极限分析,求得了其极限承载能力。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及实验结果相比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3.
本文研究利用超短波雷达实现自身天线方向图的自动显示的方法,文中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雷达接收系统对显示图象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4.
本文分析了影响串联开关稳压电源效率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提高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并已用于陆军导弹综合检测系统.所提方法对其它类型开关电源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5.
带有变抽头均衡电抗器的六相整流电路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交直流供电系统中,有效地抑制交流侧电流波形畸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对带有变抽头均衡电抗器的六相整流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解析法得出交流侧电流和直流输出电压的波形,并对交流电流进行傅氏级数分解,对电流正弦性畸变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抽头换接器的匝数匹配优化值.  相似文献   
156.
按照易曲物体的形变理论来确定薄壳的内力和内矩、变形位能以及外力的功,根据虚位移原理求得临界载荷的能量准则,并导出稳定问题的平衡方程和边界条件。对公式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和简化  相似文献   
157.
集成电路ESD注入损伤效应及注入电压与能量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静电放电(ESD)模拟器对集成电路芯片进行电压注入损伤效应实验,通过存贮示波器记录的波形进行乘法和积分运算,得到对应注入电压下芯片上吸收的平均峰值功率和能量。对放电电压与平均峰值能量作散点图,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离散点进行拟合,针对该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最终建立了ESD注入电压与平均峰值能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8.
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所给出的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结构 ,分析了其补偿电压型负载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关键技术之一———获得参考电压的控制策略 ,包括检测电源电流和检测负载电压两种控制策略 ,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电路。最后 ,通过实验研究了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采用这两种不同控制策略时对电压型负载的谐波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59.
舰艇电力系统稳态参数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方法--"节点电势法",该方法适用于任何复杂结构的电力系统,并充分考虑了电动机参数、机械负载特性等对系统稳态参数的影响,计算精度高,方法简单,易于计算机实现,收敛性好,且具有较好的延伸性.  相似文献   
160.
针对压控振荡器调频非线性误差的准确估计与校正问题,提出一种以一维距离像对比度最优为准则的自适应估计与校正方法。本方法建立引入温度变量的压控振荡器频率特性模型,并据此估计出某一温度值对应的调频非线性误差,在对中频回波进行误差补偿和一维脉压后,以一维距离像的对比度最优作为迭代收敛准则,实现调频非线性误差的最优估计与校正。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温度因素对压控振荡器输出频率的影响,能够在不增加硬件复杂度的前提下,通过算法实现对调频非线性误差的估计、跟踪与补偿。与传统基于硬件电路进行估计或校正的方法相比,新方法无需由硬件组成闭环估计通道,且具有实时性强、运算量小、补偿精度高的优点,对于克服实际工程应用中压控振荡器器件的参数漂移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