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构建和谐官兵关系,充分发挥军队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塑造领导干部在官兵中的威信和号召力,是融洽官兵人际关系,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其对建设团结、合作、友爱、稳定的军内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52.
本文通过对教育电视的发展面临传媒同业的激烈竞争和西部地区教育电视生存条件的分析,阐明了教育电视在西部地区远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西部地区教育电视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53.
装备保障能力生成与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态环境下装备保障能力生成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针对新军事变革条件下装备保障能力生成问题,采用黏性思想,分析了新军事变革对装备保障能力生成的需求,从要素维、结构维和运行维3方面对装备保障能力生成系统黏性现状进行了剖析,并从哲学的角度对黏性成因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黏性对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条件下装备保障能力生成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为系统认识和指导装备保障能力生成实践提供思路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454.
分析目前《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执行中面临的新问题 ,并结合工程实例 ,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相关条款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55.
为了评估动态MS860型GPS姿态测量性能,将其安装在某船上进行系统测试.采用动态滤波的方法采集MS860姿态信息,同时同步采集某型平台罗经的数据.在此基础上,用误差统计方法评估姿态测量系统的精度性能.结果表明GPS姿态测量系统可以满足舰船姿态测量的需要,其航向的测量精度优于平台罗经系统.  相似文献   
456.
利用时间步进算法(MOT)求解时域电场积分方程解决导体目标瞬态散射问题时,其计算结果不稳定,会发生后期震荡现象。通过对时域磁场积分方程显式和隐式方案的分析,推导出一种隐式的迭代方案,它不但易于实现,而且数值结果表明这种时域磁场积分方程MOT迭代方案比时域电场积分方程MOT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延缓了后期震荡效应。  相似文献   
457.
科学计算可视化作为一门新兴应用科学,为水下可视化战场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手段。首先介绍了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对其在水下战场建设领域的应用举例,展现了科学计算可视化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其对潜艇战术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58.
为量化海战场预警探测系统的信息获取能力,引入感知度概念,建立了战场感知度数学模型,给出了感知度的计算流程、方法及步骤,并对不同观察区域的感知度计算进行分析。通过建模与计算,可对现有预警探测系统信息获取能力进行评估,具有较好的海战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9.
为了准确有效地判断敌空中目标的威胁程度,运用层次-效用方法,对要地防空作战中空中目标威胁度建立数学模型。先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影响因素诸指标的层次结构,然后导出指标因素的效用函数,对其加权和线性变换,得到目标威胁度。该模型使复杂的问题条理化,操作性强,便于计算机辅助决策,为防空指挥员对空情威胁做出正确判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0.
隐性逃课是指学生上课时消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精神旷课行为,多被认为是越轨行为的一种表现。从社会学视角切入,对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将隐性逃课视作越轨行为实际上是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中简单定性的结果,是对隐性逃课性质的片面反映。这种越轨定性导致了对隐性逃课功能认识、原因分析和应对路径设计的偏离。大学生隐性逃课具有社会根源,是多元社会与高校统一管理之间的张力以及大学无用论和信任危机的产物。在越轨属性之外,大学生隐性逃课还是一种去学校化的反抗和师生之间的默契妥协。因此,对于大学生隐性逃课,应将其置放在社会背景中加以思考,引发人们对社会根源和社会规则本身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