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爆炸逻辑间隙零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可靠实现爆炸逻辑间隙零门的原理功能,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精细RDX和含能胶合剂的传爆药方案.通过实验探索了基于该传爆药的爆炸零门适用的间隙宽度范围,并设计了一种小尺寸爆炸逻辑间隙零门,为爆炸逻辑网络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frastructure relies on a globalized supply chain that is vulnerable to numerous risks from adversarial attacks. It is important to protect IT infrastructure from these dynamic, persistent risks by delaying adversarial exploit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max‐min interdiction models for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that prioritizes cost‐effective security mitigations to maximally delay adversarial attacks. We consider attacks originating from multiple adversaries, each of which aims to find a “critical path” through the attack surface to complete the corresponding attack as soon as possible. Decision‐makers can deploy mitigations to delay attack exploits, however, mitigation effectiveness is sometimes uncertain. We propose a stochastic model variant to address this uncertainty by incorporating random delay times. The proposed models can be reformulated as a nested max‐max problem using dualization. We propose a Lagrangian heuristic approach that decomposes the max‐max problem into a number of smaller subproblems, and updates upper and lower bounds to the original problem via subgradient optimization. We evaluate the perfect information solution value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updating the upper bound. Computation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Lagrangian heuristic identifies near‐optimal solutions efficiently, which outperforms a general purpose mixed‐integer programming solver on medium and large instances.  相似文献   
123.
军事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中,各专业网络运行情况的主要数据都可汇总到综合网管数据库中。这些网管数据中隐含了网络运行的几乎全部信息,但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网络管理专家面对这些繁杂的数据也只能望洋兴叹。面对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技术则有可能实现网络运行态势的高度可视化,充分理解和详细把握全网运行状态,像知识、经验、联想丰富的专家一样不知疲倦地对网络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从海量的网管数据中发现网络故障的蛛丝马迹,发现隐含的问题,预知网络变化。论文介绍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网络管理智能化的现实目标,基于性能的网络异常预测预报、基于性能和事件的故障分析诊断、网络运行知识的挖掘利用等方面的功能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分析大椭圆停泊轨道月球探测器发射窗口的运动学约束特性,给出了转移轨道运动学约束对发射窗口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明确了在该种情况下月球探测器的发射机会和增加窗口的可能性.并结合发射窗口运动学约束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椭圆停泊轨道的地月转移轨道快速设计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大椭圆停泊轨道下探测器发射窗口运动学约束特性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转移轨道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5.
大规模代谢网络分解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大规模分子相互作用数据的不断涌现,生物学网络方面的研究正日益得到重视.代谢网络处于生物体的功能执行阶段,其结构组成方式不仅反映了生物体的功能构成,也直接影响代谢工程中的途径分析和研究.作为代谢网络研究的重要环节,实现网络的合理分解不仅对于基因组范围内分子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代谢工程的途径分析和优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之一.在回顾代谢网络宏观结构和拓扑特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分解方法的深入分析,指出缺乏合理且有针对性的模型评估准则是目前网络分解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今后的研究趋势在于如何整合更多的信息和发展更先进的分析方法,建立更合理的模型,并进一步拓展网络分解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6.
汽车轮速是汽车运动状态参数的主要信息源,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其精度直接影响这些系统的性能.为了提高轮速的精度,降低传感器的研制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BP神经网络的误差分析方法消除轮速传感器误差.将改进的BP神经网络--弹性BP神经网络用于误差分析,并提出误差匹配的算法.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绝对误差达到2×10-4>rad,能够有效地消除传感器误差,提高轮速信号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7.
一类具M-P型非线性二元神经网络模型的周期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一类具M-P型非线性信号传输函数的二元神经网络模型,提出其初值振动时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问题.利用结式技巧,结合分析方法,建立了用结式表示的保证具振动初值系统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并通过例子说明零阈值情形周期解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8.
相位非线性畸变对GPS伪距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直接序列扩频体制的伪距测量在卫星导航、雷达、航天测控、深空探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射频链路、电缆多径等引入的相位非线性畸变会对扩频信号的传输时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延迟锁定环(DLL)的伪距测量结果.传统群时延的定义难以描述一定带宽内的相位畸变,也难以与扩频信号时延建立对应关系.在对相频曲线进行Taylor展开的基础上给出了群时延的新定义,利用零阶群时延、线性群时延和抛物线群时延等来描述相位畸变,并定量研究各阶群时延对DLL伪距测量的影响.所得结论表明抛物线(二阶)群时延对伪距测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9.
系泊状态下,用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解决舰载RLG PINS初始对准中杆臂效应问题时,对准的精度受安装误差、杆臂长度和舰船摇摆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认为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适于解决风浪干扰下的舰载平台系统初始对准中的杆臂效应问题,且安装误差、安装位置是影响对准精度的主要因素,提高系统标定精度,并尽量使系统安装在船体对称面内,可以提高对准精度。  相似文献   
130.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结构响应识别作用在齿轮箱上激励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响应信号与激励之间的映射模型。通过单级齿轮箱上所做的试验数据表明 ,这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识别齿轮箱载荷的方法是可行的 ,并且 ,经过训练的网络模型在齿轮箱载荷识别的过程中显示了极快的收敛速度和很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