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性别交际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话题的选择、会话功能的判断、对沉默的反应以及最小应答四个方面,分析了跨性别交际中存在的交际失误现象。基于这些交际失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中性词语,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使性别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等。 相似文献
2.
李运河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3,19(6):54-56
文章简要论述了英汉语的社交称谓差异 ,认为这类英汉翻译既要考虑语义、语用尽量对等 ,又要考虑英语文化的传真 ,在归化和异化中寻找平衡 ,以便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冯春波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20(2):28-31
弘扬中华文化包括在国内弘扬和向国外弘扬,二者不能偏废。本文将就后者进行论述。论述内容包括翻译的重要性、”中国文化欠缺型失语症”与译者的素质、文化交流的意义。向外弘扬中国文化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又有利于全人类文化的发展,甚至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要向外弘扬中华文化,翻译工作者首先要深谙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4.
陆丽青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20(3):16-20
立足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理论,弗洛伊德对文化的定义、构成、起源、发展做出了颇具特色的阐释和说明。他认为文化和文明是两个相同的概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文化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科学技术、物质财富和各种规章制度是文化构成的第一个层次的内容,共同理想、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心理财富是文化构成的第二个层次的内容;人类文明始于图腾时代,建立于爱欲之上;人类文明是以牺牲人的本能为代价建成的;人类文明的进程是爱欲和攻击性本能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5.
International safeguards is the system of measures put in place by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and states to ensure nuclear programs remain dedicated to peaceful purposes. This international safeguards system consists of agreements, inspections, and evaluations that have never considered the safeguards culture of a state or facility. Neither a common definition nor an understanding of safeguards culture i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safeguards culture and gauges its value to the international safeguards community. The authors explore distinctions among safeguards culture, safeguards compliance, and safeguards performance, and suggest possible indicators of safeguards culture and methods to promote a strong, positive safeguards culture. 相似文献
6.
王月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6,22(4):69-71
大学英语教学在贯彻提高大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同时,必须把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文化教学,通过掌握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来指导外语学习,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为今后顺利使用外语和胜任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翟淑英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6,22(6):81-83
谐音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语音现象和重要的表达手段,与汉民族特定的文化心理相结合,它还传递着重要的文化信息,蕴含着丰富的语用价值。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索了谐音文化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伟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6,(4)
结合当前新疆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阐述了中国特色主流文化认同的内涵、特征、主流文化认同的理论视域,分析新疆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特殊重要性,提出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冯文敏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5,21(6):73-75
抗战期间,英勇的燕赵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华北平原掀起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曾亲身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一代作家,以抗战为题材,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抗战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集中表现了燕赵大地传统文化中慷慨悲壮、尚武任侠的人文风貌。这种特定的人文精神孕育了一代代燕赵儿女,在艰苦的战争中又转化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追溯燕赵传统文化,重温抗战文学作品,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熊庆芳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2007,23(7):42-44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土壤,它的战争观、军事伦理价值观、战争谋略法等思想,与中国古代社会"仁战"、"义战"、"以民为本"、"以奇制胜"、"以礼治军"等战略方法、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古代兵学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马列主义军事思想和古代兵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