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今国内的英美文学研究已呈现出从赏析到文论探讨的趋势,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也应该适应这一趋势。广义的文论也称为诗学,包括形式诗学和文化诗学两大部分。形式诗学要求英美文学的教学注重文本分析等技术手段,文化诗学则要求英美文学的教学与历史、文化等因素相结合,扩展视野,增加深度。两者的有效结合将给国内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带来全新的体验和特色。  相似文献   
62.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新疆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为背景,论述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经济、体育全球化中所面临的传承与发展困境、双语教育的文化传承的功能哮怍用,以及双语教育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关系。本研究认为,双语教育是促进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掌握双语,不仅促进地域、民族、国与国之间的民族体育文化学习、交流与合作,而且也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3.
建设现代警营饮食文化,是武警部队给养保障建设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部队饮食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紧密联系武警部队实际,从“转变保障理念,把准建设方向;紧贴保障需求,铸牢物质基础;突出文化渗透,凝聚丰富内涵;强化科学管理,规范良好秩序;建强炊事队伍,提供人才基础”五个方面,对建设现代警营饮食文化进行了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64.
校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潜在性、规范性、深远性和持久性功能。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系,这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管理效能的前提条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夯实校园文化载体,这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管理效能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用物质文化陶冶人,这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管理效能的初级目标;重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用制度文化规范人,这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管理效能的中级目标;重视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用思想文化凝聚人,这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管理效能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65.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而社区文化建设则是社区建设的灵魂。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6.
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与其思想性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的人生道路,包括其家庭出身、教育熏陶、社会环境及各种人生遭遇等等,都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文化心理,他的数次出仕与最终的归隐正是他文化心理的行为诠释。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陶渊明的心理深层次内涵,有利于我们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以一种文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促进我们从传统的心理素质向现代心理素质转变。  相似文献   
67.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新时期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这关系官兵民族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它丰富的精神内涵至今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8.
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等问题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9.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这个新起点上,要保持军队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前列地位,务必端正认识,从容应对,强能扩供,确保先进军事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确保“三自”的过程,也是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不断增强广大官兵的军魂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使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过程。  相似文献   
70.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承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体现人民愿望;既符合实际,又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