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研究了FBN、JF402 2种碳氟表面活性剂与发泡剂配伍后形成的水溶液在油面上的铺展及泡沫性能(发泡力和稳定性)。结果表明FBN、JF402的加入可提高体系的铺展能力。FBN的铺展性能好于JF402,但JF402泡沫性能好于FBN。  相似文献   
352.
This paper considers a discrete time, single item production/inventory system with random period demands. Inventory levels are reviewed periodically and managed using a base‐stock policy. Replenishment orders are placed with the production system which is capacitated in the sense that there is a single server that sequentially processes the items one at a time with stochastic unit processing times. In this setting the variability in demand determines the arrival pattern of production orders at the queue, influencing supply lead times. In addition, the inventory behavior is impacted b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emand and lead times: a large demand size corresponds to a long lead time, depleting the inventory longer.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hreefold. First, we present an exact procedure based on matrix‐analytic techniques for computing the replenishment lead time distribution given an arbitrary discrete demand distribution. Second, we numerically characterize the distribution of inventory levels, and various other performance measures such as fill rate, base‐stock levels and optimal safety stocks, tak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emand and lead times into account. Third, we develop an algorithm to fit the first two moments of the demand and service time distribution to a discrete phase‐type distribution with a minimal number of phases. This provides a practical tool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emand variability, as measured by it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n system performance. We also show that our model is more appropriate than some existing models of capacitated systems in discrete time.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7  相似文献   
353.
坦克炮控系统存在低速摩擦,摩擦环节不但造成系统的稳态误差,而且导致极限环振荡、低速爬行等现象。为此提出基于反演理论的滑模鲁棒控制方法,通过Lyapunov稳定理论获得控制量。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优于经典设计,为炮控系统实际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4.
为解决求解双材料界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等断裂参量的困难,在常规单元位移模式中引入界面裂纹尖端位移场,构建加料界面裂纹单元和过渡单元的位移模式,推出了加料有限元方程。采用不同的加料单元和过渡单元配置方案,建立了方形板中心界面裂纹和矩形板单边斜界面裂纹的加料有限元模型,求解有限元方程直接得到应力强度因子,与解析解的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方便地推广应用于界面裂纹的计算分析中。  相似文献   
355.
针对人的局限性可能会导致在提取特征中丢失重要信息,从而影响最终的识别效果问题,提出无监督特征学习技术的惯性传感器特征提取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使用无监督特征学习方法学习多个特征映射,再将所有特征映射拼接起来形成最终的特征计算方法。其优点是不会造成重要信息的损失,而且可以显著减少所使用的无监督特征学习模型的规模。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特征提取方法在活动识别中的有效性,运用一个公开的活动识别数据集,使用三种常用无监督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活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特征提取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56.
由于难以获得免时定位算法所需的接收机概略位置,提出模糊搜索的粗时定位方法。为减小搜索空间,在位同步后优选几何精度因子值较好的4颗卫星通过遍历伪距模糊的方式进行位置估计,并基于伪距残余均方根最小准则选出最合理的位置估算结果。根据概略位置恢复所有卫星的完整伪距。利用5状态的免时定位算法估计接收机位置。使用11个国际卫星导航服务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概略位置未知情况下该方法能够实现粗时定位,且定位精度与直接使用完整伪距的精时最小二乘定位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357.
提出一种求解弹性条(环)状阻尼器微滑移接触运动的数值方法。将阻尼器和外部激励历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离散,将相同数量的干摩擦触点布置于离散阻尼器上;把接触运动判据应用到各离散接触点,确定其运动状态并修正刚度矩阵,求解整个阻尼器的平衡方程。该方法避免了有限元软件求解含摩擦接触问题的迭代过程,从而保证了求解的可执行性。同时,克服了微滑移模型理论解法对法向载荷分布规律及载荷时变性的限制,为求解具有局部性以及时变性的法向载荷的结构动态响应提供了更为精确的边界条件,从而可提高结构频响分析的准确性。应用多谐波平衡法分别计算宏滑移和微滑移阻尼器约束下的结构动态响应,发现在结构减振中,微滑移模型能够适应更宽范围的法向力。  相似文献   
358.
运用冲击波理论,对横向效应增强型弹丸(Penetration with Enhanced Lateral Efficiency,PELE)侵穿金属靶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将PELE侵彻过程中能量损失分为外壳和内芯撞击靶板区域环形塞块获得的能量,冲击波影响范围内外壳和内芯增加的内能,外壳前端外沿和内沿对靶板冲塞剪切耗能等,给出了确定这些能量的计算方法;并依据能量守恒原理,给出了PELE正撞金属薄靶板靶后剩余速度的近似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多种条件下实验结果均吻合较好。分析计算所得各能量损失结果表明,弹体内芯材料的变化对弹体侵彻能力的影响较小;侵彻中靶板塞块获得的能量在弹体侵彻动能损失中比重最大;外壳前端内沿对靶板的剪切能耗对弹体动能损失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359.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码识别方法仍存在参数规模较大、识别性能较弱等不足。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变换特征与码序列联合学习的卷积码识别方法。将接收到的码字序列排列成矩阵形式,利用软信息剔除可靠性较低的码字,通过一种新的矩阵变换算法得到特征矩阵。在识别时,将原始码字矩阵和特征矩阵输入到具有多模态数据联合学习能力的网络模型,在神经网络中完成特征的提取融合与卷积码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性能明显优于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方法,特别是对于高码率卷积码;当码率较低时,同样优于传统识别方法。当信噪比达到5 dB时,25种不同参数卷积码的识别率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360.
采样协方差矩阵求逆是空时抗干扰算法的基本运算单元,但由于其运算量随时域抽头个数急剧增长,直接限制了空时抗干扰技术在卫星导航接收机中的应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块Toeplitz矩阵快速求逆的空时抗干扰方法。通过采用新的协方差矩阵近似计算方法,使得该矩阵同时为块Toeplitz矩阵与Hermite矩阵,并运用块Toeplitz矩阵的快速求逆算法,将时域抽头个数为K的计算复杂度从O[K3]降至O[K2]。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阵元数为4、时域抽头为15的典型情况下,相比现有矩阵求逆方法,该算法的抗干扰性能损耗小于1d B,但计算量可降低约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