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6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5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91.
492.
493.
针对近地一次环月两次交会的载人登月任务飞行阶段多、周期长、约束复杂,导致各阶段飞行窗口与轨道衔接匹配复杂的难题,提出分层分解、正逆向结合的全任务标称飞行窗口与轨道衔接设计策略。介绍近地一次环月两次交会的载人登月任务飞行模式特点和应用前景,假定任务基本需求与工程约束,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快速规划出近地一次环月两次交会的载人登月任务飞行轨道与窗口。 相似文献
494.
针对无人机自主着陆过程中卫星导航系统易被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方法。采用主动式激光照射的方式,获取机载反射棱镜的近红外成像,在红外图像中对无人机目标进行识别;通过坐标转换将识别结果映射到可见光图像中,在可见光图像中选择的感兴趣区域进行可见光目标识别,从而在降低计算量的基础上获得更加精确的无人机相对角度信息;利用距离测量信息和引导系统角度信息可以获得精确的无人机相对位置。无人机着陆引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精确的无人机位置信息,能有效适应于复杂背景下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引导。 相似文献
495.
针对运载火箭随机振动环境试验条件提出了基于能量等效思想的变带宽设计方法,通过采用分数倍频程数据处理方法,并确保各个频带内的均方根值与原随机振动环境的均方根值相同,有效解决传统的等带宽随机振动环境试验条件总均方根过高的问题。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典型管路产品进行了随机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够有效地对产品进行考核,又不至于对产品造成过考核。所提变带宽设计方法可为运载火箭随机振动环境条件的合理设计与分析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96.
497.
498.
从单无人机机动飞行向多机协同扩展的通用规划框架出发,介绍了其中各模块相关研究的基本原理、代表性方法和前沿研究,主要包括用于环境障碍感知的实时导航地图构建、离散空间的路径规划、连续空间的轨迹规划、基于离散连续混合空间的规划、多航迹或轨迹的协同规划。综合无人机通用规划框架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无人机协同机动规划下一步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99.
防御方对来袭滑翔再入飞行器进行可达区的预测存在先验信息量不足且时效性要求高等难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化飞行假设的可达区快速预测方法:仅需已知目标当前位置、速度与最大升阻比(可基于雷达探测数据通过实时弹道估计获得),基于平衡滑翔假设和最大横程的埃格斯解分别获得目标最大纵程和横程终点坐标,在经纬度二维平面内,可达区即可近... 相似文献
500.
针对先进飞行器特殊舱段高温构件的热控难题,提出一种新的半主动温控原理,基于该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并对比了不同工况下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的换热性能及温控机理。结果表明,新型半主动冷却装置的热控性能明显更为优异,尤其是充装100 %浸润气凝胶的半主动冷却装置,3000 s时刻热端温度为272 ℃,比被动式换热工况下的温度低102 ℃,峰值效率最高达到68%;冷却装置出口压力越大,冷却工质到达沸点的时间也越长;填充浸润气凝胶能够有效延长冷却工质从吸热到蒸干的时长,重量较其他填充方式也更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