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抗红外/毫米波双模制导的烟幕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我军受到的红外 毫米波复合制导武器威胁及现有干扰措施的局限,提出将纳米复合材料G用做宽波段烟幕干扰剂,该材料具有较高电导率、磁导率,比重小,在空气中较为稳定。简述干扰材料G的制备方法,分析其材料特性,初步测试其对红外热成像仪和毫米波雷达的衰减效果。  相似文献   
102.
依据供应标准获取装备维修器材需求分布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当前装备维修器材供应标准和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程度模型,建立了求解装备维修器材需求分布的几种典型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和举例,所给模型与方法具有一般意义,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对实际工作中装备维修器材的评估及科学保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自润滑弹带接触应力问题的初步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弹带的作用及特性出发,通过研究弹带接触应力问题,得出了决定其大小的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比较自润滑弹带与普通弹带在挤进过程中所受接触应力的不同,从而得出了新的结论,即自润滑弹带减小了弹带和身管间的摩擦系数,达到了身管延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战时器材资源点保障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战时器材资源点保障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其权集的确定和量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应用加权平均法完成保障能力的计算,实现了对战时器材资源点保障能力的评估,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5.
对抗的战场环境和任务的变化,越来越需要装备战备完好性来保障作战行动。保持或提高装备战备完好性是装备保障的核心和中心工作。利用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的支持向量分类(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SVC)方法对装备的战备完好性进行了预测,提高了机器学习方法的预测能力。并以车辆装备发动机的技术状况数据为实例,建立了预测模型,通过参数选择,提高了模型预测的正确率、命中率等指标。结论表明:支持向量分类方法是预测装备战备完好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6.
面对物资保障仿真领域中解决复杂、不确定问题存在困难,提出运用定性仿真的新思路研究,由定性过程理论和定性推理相结合提出定性过程推理的概念,分析了影响物资保障能力的因素,应用定性过程推理的方法抽象出物资保障能力定性模型,用符号定向图形象地表示该模型.并假设初始条件进行了推理论证,对推理结果的准确性和改进方式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步工作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在研究火灾物证鉴定标准概念、分类、制定原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以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为核心内容的我国火灾物证鉴定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08.
利用吸油材料将液体燃料进行吸附储存是一种全新的储存方式,该储存方式与传统空腔储存液体的方式相比,在储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论文初次提出吸附式储存液体燃料技术(简称SFAM)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SFAM技术下的吸放油性能、抑爆性能及环境适应性能的要求与实现机理,同时结合SFAM技术的使用特点和应用背景,对聚丙稀吸油棉、天然植物纤维、吸油树脂和聚氨酯泡沫等四类吸附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9.
应用有限单元法和最大正应力准则,引入楔形界面过渡层模型,求解相应的特征函数,准确地确定界面裂纹第一步开裂角,模拟了裂纹在非均匀复合材料中的扩展过程。结果表明:裂纹扩展初期呈波浪式前进,并最终沿着与最大正应力垂直的方向前进。这对此类结构的防断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以二乙烯基苯和聚硅氧烷为原料经先驱体转化法制备了Si-O-C材料,利用镁金属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高温还原制备了多孔的Si/Si-O-C负极材料。Si/Si-O-C负极材料的首次放电与充电容量分别为547.2和450.7mAh?g-1,第二次放电与充电容量分别为487.4和422.9mAh?g-1,库伦效率分别为82.3%、86.8%,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X)、元素分析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了多孔Si/Si-O-C负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从而研究利用镁金属化学还原法制备多孔Si/Si-O-C负极材料的机理。结果表明,镁金属在还原过程中生成MgO和Mg2SiO4等产物,经HCl洗涤后可形成多孔的Si/Si-O-C负极材料。Si/Si-O-C材料中的单质硅分布于多孔的Si-O-C相中,一定程度上可缓解Si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效应。利用镁金属还原Si-O-C材料制备多孔Si/Si-O-C材料是一种可行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