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国际船舶与离岸结构会议第11届大会的技术报告,论述船舶结构力学的新近进展。文中介绍了船舶结构力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结构设计目标多元化,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应用,数值计算方法的广泛采用,非线性分析的深入,水弹性力学受到重视,复合材料的应用,材料和工艺因素对船舶结构的影响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以预聚体法合成了两嵌段聚醚—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配料比、氨酯基浓度及固化剂用量等对该体系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该嵌段共聚物是完全相容的,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与聚醚含量呈线性关系;固化剂用量对该体系的T_g亦有影响。此外,对于聚酯氨酯体系,其T_g值与氨酯基浓度U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雷达装备战斗恢复力的重要性,提出在雷达装备论证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如何提高其战斗恢复力,以及研究开发全方位、全过程的测试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4.
ABENDINGDAMAGETHEORYFORBEAMSUNDERPUREBENDINGLOADSYangGuangsong;LuYinchu;JinXin(DepartmentofAerospaceTechnology,NUDT,Changsha,...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角形面积元,提出了一种计算任意形状的细长壳体水声辐射问题的有限元结合边界元解法,推导了三角形面积坐标下的质量矩阵。在水动力方面,根据单层势的概念,提出了声场速度势的边界积分表示式,给出了三角形面积坐标下的附加质量矩阵和附加阻尼矩阵,从而得以建立流固耦合的有限元动力响应方程。本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可用于计算具有加强肋骨的双层壳体结构的声辐射问题以及船体在随机激励下的远场声功率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聚碳硅烷(PCS)为先驱体,SiC晶须,SiC微粉或C纤维为增强剂,热解转化制得SiC/SiC或C/SiC复合材料,研究其制备工艺过程对材料的力学和热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S在1300℃下转化为β-SiC微晶并将未烧结的增强剂网络在一起形成SiC/SiC或C/SiC复合材料。该SiC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常温和高温机械强度,优异的耐热疲劳和抗热震性能,在1300℃空气中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REB电子能量径向分布的测量方法。利用REB电子轰击阳极靶产生的“厚靶”韧致辐射的零角度测量,确定束电子能量的径向分布,从而判断REB的居中性和能量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8.
以高速侵彻下45钢靶体侵彻阻力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弹体高速侵彻45钢靶体试验,获取了典型弹体对45钢靶体的成坑参数。基于高速侵彻阻力模型对靶体侵彻阻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流体动力学侵彻模型对不同弹体材料侵彻45钢靶体侵彻深度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大,45钢的靶体阻力从5. 13 GPa减小到3. 7 GPa;基于材料动力硬度测试方法的靶体动态阻力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随着靶体动态屈服强度的增大,靶体阻力呈线性增大的趋势;侵彻深度及靶体动态阻力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所提动态阻力确定方法可行,可为高速侵彻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二维喷管构型的四支板超声速引射器进行冷流试验,分析启动、负载匹配方面的性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启动特性方面,四支板超声速引射系统的盲腔压力低于3 kPa,引射器入口腔压的迟滞压力比启动压力低15.9%。负载匹配特性方面,四支板引射器在小引射系数、大增压比状态下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当引射系数为0.04时,增压比为11.21;当引射系数为0.10时,增压比为7.0。因此,二维喷管构型的多支板超声速引射器具有良好的启动、负载匹配性能,工程应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LS—DYNA软件分析弹体攻角和目标运动对穿甲过程中装药安定性、弹体剩余速度及弹头姿态的影响。在穿甲过程中,弹体速度为300m/s,攻角分别为0°,10°和20°,弹体和目标板选择了考虑应变、应变率和温度效应的Johnson—cook材料模型。结果表明:随攻角的增大,装药局部受力显著增大,弹体剩余速度下降,弹头发生偏转;目标运动使穿甲能力减弱,但目标运动会使装药受到的外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