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在ITO导电基片上制备了一组不同掺镍量的氧化钨钼薄膜,分别测量了该系统及ITO电极浸泡于1 mol氯化钠溶液中不同频率下的电化学阻抗,应用等效电路法模拟了该系统的阻抗谱,从而获得了有关掺镍薄膜的电阻、电容及溶液在薄膜内扩散等信息.研究表明,与ITO电极所产生的吸附层的等效元件参数相比较,掺镍氧化钨钼薄膜大大提高了ITO电极传输电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21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理论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利用DSP电机控制器TMS320F240实现SVPWM,分析了该方法的特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13.
分析了斜入射角条件下F-P干涉腔的透过率特性;结合单层介质膜和单层金属膜的反射特性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反射特性参数为恒定值时微腔、低反F-P干涉腔透过率的计算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在光束斜入射条件下,特别是在大入射角下,单层介质膜的反射率指数增大,单层金属膜的反射率和反射相移也指数增大,但其吸收系数指数减小,造成微腔、低反F-P干涉腔透过率曲线与反射特性参数为恒定值时相比均明显向下偏移,且偏移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14.
主要研究在高功率电磁环境下高空核爆到达导弹预设作战阵地近地面时的电磁脉冲环境.首先给出高空核爆电磁脉冲场近地面计算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不同条件下近地面的电磁脉冲环境参数,编程实现了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电磁脉冲波形数值仿真,完成了多种特定预设战场环境下的电磁脉冲计算,最后给出由于电磁脉冲武器的发展和HEMP波形表述形式变化,给导弹武器系统抗电磁脉冲性能研究带来的影响和新动态趋势.结论认为:应加强对前沿更陡、强度更强电磁脉冲的抵抗能力,防御重点放在机动作战样式方面,提高战地战时抗毁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215.
新疆兵团题材的电视剧总体上来讲存在“重女轻男”、悲悯情怀、宏大叙事、单一文化讲述等特点,如何使这一题材的影视剧能够光大发展,需要我们从历史意识和当代关怀的角度入手进行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216.
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对相位干涉仪快速准确获取窄脉冲目标雷达的角信息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表明,相位干涉仪快速、准确获取窄脉冲目标雷达角信息的基本能力主要取决于鉴相器中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的设计,并给出了截止频率的设计公式。此外,还对读取相关信息的时机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17.
电磁脉冲武器对抗来袭目标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磁脉冲武器独特的毁伤机理,计算了杀伤覆盖区域和辐射到目标处的功率密度等作战能力指标,并以反舰导弹为例分析了强电磁脉冲的耦合途径,通过评估前后门耦合的电磁能量,在理论上论证了用电磁脉冲武器对抗来袭目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18.
针对测试中遇到的脉冲丢失问题,采用脉冲边沿、脉冲到达时间和脉冲间隔等特征量,设计了快速进行脉冲丢失位置定位和补偿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解决脉冲丢失的问题,对脉冲敏感型的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9.
雷达检测概率是评估雷达系统效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分为单脉冲检测概率和多脉冲检测概率.单脉冲检测概率的计算常用方法有两种,对这两种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得出了两种计算方法相一致的结论.多脉冲的计算比较复杂,在原公式推导的基础上改进了多脉冲检测概率的计算模型,解决了原计算公式中脉冲积累数条件较难满足和虚警概率固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0.
光学镀膜宽带膜厚监控系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过去的宽带膜厚监控法必须依赖镀制前设定的目标透射率 (反射率 )的固有缺陷 ,提出了在蒸镀过程中及时拟合出所镀层的膜厚、色散系数 (折射率 )等参数 ,并据此不断修正目标透射率 (反射率 )的设想 ,从而从根本上克服过去的宽带膜厚监控法的固有缺陷。建立了基于修正膜层目标光谱特性的宽带膜厚监控系统 ,阐述了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稳定性实验及一系列镀膜监控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透射率的重复测量精度优于 2‰ ,膜厚监控精度较高 ,重复性好 ,各层的终点膜厚判定精度优于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