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采用动态重叠网格方法和双欧法,耦合求解非定常流动控制NS方程和6DOF运动方程,数值模拟运载火箭助推级和芯级的自由分离过程和附加外力作用下的强迫分离过程,并对芯级、助推级分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表明动态重叠网格方法能正确预测火箭芯级与助推级间复杂的流动现象。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给出助推级在不同分离工况下的分离参数及分离规律。  相似文献   
52.
射流角度和壁面曲率是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液膜冷却设计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研究了入射角和壁面曲率半径对射流撞壁液膜形态和液膜厚度的影响;实验中液膜厚度的测量采用探针法法测量。对射流撞壁的溅射现象进行的分析表明,射流由壁面附着状态转变为液滴飞溅状态的临界We数为214.1,射流撞壁后由附壁状态转变为溅射状态的临界入射角度为23.1°,根据液体火箭发动机冷却的需要可以选择合适的射流角度。  相似文献   
53.
在气象火箭测温修正模型基础上,通过误差分析理论,对温度修正及其不确定度评估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火箭探空仪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大气密度变化规律,建立温度修正数学模型,推导得到温度修正公式。根据误差理论,分析影响温度修正的八项误差因素,并逐项给出温度修正误差表达式。以气象火箭实测数据为例,运用上述公式,对探空火箭温度反演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反演不确定度在50~60 km较大,最大为3.6 K;40~50 km不确定度为0.3~0.9 K;40 km以下,不大于0.3 K。影响温度不确定度的因素主要是气动加热修正项、滞后效应修正项、结构热传导修正项和传感器对环境热辐射修正项。数据处理时采用参考大气或标准大气仅进行一次修正是不够的,需进行迭代修正,单次修正结果与迭代修正结果差异最大可达5.6 K。  相似文献   
54.
针对某型火箭弹引信在靶场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瞎火现象,对其惯性保险机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并通过激活击针簧抗力分析和钟表机构走动时间变化分析对惯性保险机构的作用可靠性及安全性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该方法在大大提高作用可靠性的基础上降低了工艺难度,具有良好的军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5.
火箭深弹是水面舰艇拦截鱼雷的常用武器,为提高火箭深弹拦截鱼雷的概率,提出了子母深弹的概念,将地面火炮中常用的子母弹技术应用于深弹反鱼雷攻击中,通过分析子母弹的散布特性,来比较子母深弹和火箭深弹毁伤鱼雷的效能,并通过Monte-Carlo法仿真了这一过程,分析了影响子母深弹的毁伤概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56.
为了提高某多管火箭炮火力密度,提出采用两管对称齐射的方法缩短发射时间,减少火箭弹初始扰动的方案。建立多管火箭炮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发射顺序的基本编制原则和考虑火箭炮采用两枚弹同时发射的影响因素拟定射序,对整个发射过程进行仿真,得到火箭初始扰动计算的火箭炮动态特性数据。经与原单发发射时对比,有效提高发射火力密度,并且也有利于提高火箭射击密集度。  相似文献   
57.
某型火箭炮是新型的主战装备,对其战术技术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仿真的方法对该型武器系统对目标的毁伤过程进行研究,可以大大节约实弹射击所需经费,并且可以动态地观察毁伤过程的细节。根据某型火箭炮弹抛撒子弹模型及子弹毁伤目标性能指标,采用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手段,对该型火箭炮弹对面积目标的毁伤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得出了毁伤效率随子弹枚数和CEP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该型武器系统的作战运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8.
根据目前火箭深弹武器系统现状,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提出水面舰艇拦截鱼雷射击参数的计算思路和拦截鱼雷射击组合方案,并据此首次提出使用火箭深弹拦截鱼雷作战过程及其方法,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新功能的开发研究,特别是对提高防御水下目标的生存概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针对探空火箭遥测带宽低、图像监控通路多、系统小型化等设计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DV212的图像采集与压缩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可以同时支持无损和高压缩比有损压缩的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提出适用于箭上图像采集特点的通道切换和中断处理策略,并以“乒乓”操作的流水线作业方式实现多路图像通道数据吞吐,通过两个实时发送通道和一个缓存发送通道向火箭遥测链路发送图像数据。提出了一种具有动态帧频和压缩比的图像压缩方案,解决了探空火箭遥测带宽有限这一问题。本设计以Virtex-4系列FPGA作为系统控制核心,采用ADV7182和ADV212分别完成图像的采集和压缩,分别采用SRAM和SDRAM实现图像的实时传输和缓存传输。通过比较图像间的PSNR值,试验并分析了适用于CCD图像的压缩滤波器和小波变换级数,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图像质量。设计较好地满足了本次空间环境垂直探测探空火箭的图像采集任务。  相似文献   
60.
在登陆作战中,障碍破除任务尤其是直前破障和陆上破障具有兵力机动困难、工作强度大、作业时限短、受敌火力威胁大和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同时,高技术条件下,岸滩障碍设置越来越复杂,抢滩登陆作战节奏快、时间紧,对破障行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的破障装备存在射程近、精度低、效率低等不足,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火箭武器得到了较大发展,具有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及信息化程度高等优势,已基本具备战役全纵深内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未来将在登陆破障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登陆破障作战环境和火箭武器特点及发展趋势,探索了火箭武器在登陆破障作战中的应用,以期为军队未来破障装备的发展提供可选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