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 using the available oi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data obtained using the Spectrometric Oil Analysis Programme (SOAP), to predict the residual life of a set of aircraft eng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i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and the residual life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concept of the proportional residual, which states that the predicted residual life may be proportional to the wear increment measured by the oil analysis programmes. Assuming suc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wear and the residual life exists, we formulated a recursive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item's residual life given measured oi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to date. A set of censored life data of 30 aircraft engines (right censored due to preventive overhaul) along with the history of their monitored metal concentration information are available to us. The metal concentration information includes many variables, such as Fe, Cu, Al, etc.; not all of them are useful, and some of them may be correlate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has been adopted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set and to produce a new set of uncorrelated variables, which we shall use in the prediction model. The procedure associated with estimating model parameters is discussed. The model is fitted to the actual SOAP data from the aircraft engines, and the goodness‐of‐fit test has been carried out.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5.  相似文献   
102.
人工神经网络诊断特点与基于模式识别的诊断特点非常相似。将ANN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某型导弹测试车配电系统故障诊断。根据测试车配电系统的故障特点,设计ANN为4层BP网络,具有9个输入、10个输出,两个隐含层神经元数目分别为9和6。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诊断测试车配电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103.
面阵CCD在光场能量探测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讨论了影响CCD探测精度的特性参数,包括平均暗电流、光电响应非均匀性和非线性,设计了特性参数测试系统,给出的实验结果对CCD用于光能探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故障检查间隔期的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定期故障检查策略下系统的可用度模型,在满足系统可用度要求的条件下,可以使用该模型确定故障检查工作的间隔期。为了简化故障检查间隔期的计算,给出了故障时间服从指数分布时,故障检查间隔期的上、下限计算公式及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105.
以14Ti+3B4C+5C为基础反应体系,通过热力学分析及静态燃烧合成实验研究了钛含量对该体系SHS反应的绝热温度、反应速度和产物致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Ti含量适当增加,能够使反应速度加快、产物致密度提高.当Ti过量16%(摩尔分数)时,体系的绝热温度仍高达3 193K,反应速度最快,产物的致密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6.
两栖装甲装备海上抢救,是装备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作业条件的特殊性和装备、器材的局限性,对两栖装甲装备保障有着重要的影响.新材料、新技术在两栖装甲装备海上抢救中的应用,使抢救作业方便、快捷、安全成为现实.从部队的需求、新技术的先进性和充分的试验数据,阐述了新材料的特点和在两栖装甲装备水上抢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军事装备效能及其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探讨了军事装备效能的定义、度量指标及其体系结构,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综述了效能量化方法、多指标效能的综合方法、权值的确定方法和军事装备效能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随着军事装备学和系统仿真理论体系的完善,以及系统仿真技术在军事装备领域的广泛应用,军事装备理论与系统仿真理论相互渗透、融合,具备了形成军事装备仿真学的基本条件.就军事装备仿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学科理论,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9.
软件测试自动化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及其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一定自动化程度的软件测试综合方案,对其原理、方法进行了阐述,讨论并展望了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0.
数据驱动自动化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数据驱动方法,用以实现自动化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产生及选取、控制数据调度的研究发现,不仅应用更灵活的数据驱动方法,对程序进行更深、更广的测试,而且无需编写脚本,只需填写测试表,即可完成全面的自动化测试.这样,即使非技术人员也能够开发测试数据,完成数据驱动自动化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