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01.
缩比模型试验是获取大型运载火箭动特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本文以某型运载火箭为原型对象,首先根据其结构组成分别推导各部件的相似关系;然后,利用横向刚度和质量相似系数保持一致性,联立形成了运载火箭横向动特性相似关系;同时,考虑实际加工制造条件,分析了横向刚度和质量相似系数的约束;最后,根据上述相似关系和相似系数约束设计了1/5缩比模型,并对该缩比模型的动特性相似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所得1/5缩比模型在动特性方面与原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关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  相似文献   
802.
基于合作博弈的智能集群自主聚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无人车集群系统协同监视再入体着靶过程为任务背景,开展智能集群自组织策略相关技术研究。设计无人车集群执行再入体着靶协同监视的集群行为模式;针对协同监视过程中的集群聚集行为,提出基于合作博弈的智能集群自主聚集策略。各智能体以实现群体聚集为"合作目标",以降低自身能量消耗为"竞争目标",开展博弈;基于微粒群算法规划局部路径,最终使群体系统涌现出聚集行为。仿真实验验证了设计的自主聚集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3.
定义了空战模拟结果指标-空战结果矢量和取胜矢量,推导了基于武器杀伤概率的取胜矢量计算方法,为定量研究作战飞机空战效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04.
研究了两栖车辆在水上的振动问题。针对不同的振动类型,分别建立了基于水动力学的振动模型,并讨论了模型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805.
小口径舰炮对空虚拟校射校正量的最优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建立了小口径舰炮对空虚拟校射脱靶量的观测方程,分析了脱靶量的统计性质,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校正量的最优估计量,并用仿真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06.
系统阐述了攻击机靶场攻击、靶场效能以及靶场效能优化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攻击机靶场效能优化的基本任务和基本问题,并给出了形式化描述。  相似文献   
807.
无人机对未来防空作战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未来防空战场中,无人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空中威胁。阐述了无人机的现实威胁,分析了无人机对防空作战的影响,探讨了抗击无人机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808.
根据防空作战的实际,分析了传统算法在计算防空火力单元射击有利度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引入了防空火力单元可射击系数、电磁环境修正系数这两个参数,并结合高炮、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差异,对防空火力单元可射击系数、电磁环境修正系数这两个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对传统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防空火力单元射击有利度计算算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09.
通过模拟电热毯在各种条件下工作并引起火灾的过程,制备出不同形貌特征的电热丝,然后分别用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热丝表面的宏观和微观形貌,通过比较和分析其火灾痕迹特征,鉴别出电热毯在火灾发生前的工作状态,为电热器具火灾原因的准确认定提供依据,并提出一种新的鉴定技术——微观形貌法。  相似文献   
810.
金属热防护系统瞬态热分析的并联一维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金属热防护系统瞬态热分析的并联一维模型.根据热防护系统的结构特点划分了多条热流通路,将各热流通路离散化后给出了单条通路瞬态传热的隐式差分格式,采用热平衡法推导了串、并联两种类型公共节点的局部控制方程,并给出了传热问题中常见边界条件的统一表达式,最终形成了总体控制方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热防护系统瞬态温度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并联一维模型可以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热防护系统的传热过程,对于热防护系统结构优化设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