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提出了基于GUI和矢量信号源的微波着陆信号模拟器设计方法。首先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环境设计了集信号参数设置、干扰模拟和基带数据生成于一体的基带波形仿真功能;其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扫描波束模拟方法,实现了对微波着陆扫描信号的精确模拟;最后利用矢量信号源MG3700A对基带数据进行混合调制。测试结果表明,该信号模拟器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2.
通过建立等离子体中的波动方程、电子传递方程和重物质传递方程,研究了等离子体对高功率微波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了高功率微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电子密度和透射电场的变化过程,并重点分析了变化过程中入射波频率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密度和透射电场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阶跃变化,即等离子体区域平均电子数密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由1×10~9m~(-3)增加到1×10~(19)m~(-3),平均电场强度也会由初始场强跃变为零,并且这种变化的产生存在一定的入射阈值场强和最低产生时间。当入射电磁波的频率不同时,产生阶跃变化所需的场强阈值和最低产生时间就会变得不同,高功率微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存在一定的色散效应。在所考虑的范围内,阈值场强随入射波频率线性增长,而最低产生时间随电磁波频率呈非线性增长变化。  相似文献   
53.
微波辐射Fenton反应降解罗丹明B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nton试剂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无二次污染等优势,但由于存在降解速率较慢的缺陷,在工程实践中尚未得以推广应用。考虑到微波具有促进有机化学反应速率的功能,采用微波和Fenton试剂联合作用氧化降解罗丹明B,对降解罗丹明B的优化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单一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然后对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降解的优化实验条件。研究表明,微波能有效促进罗丹明B的降解脱色,而且能大大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成本,增强Fenton氧化反应的活性,提高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54.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频梳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高精度微波频率测量方法,利用两个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将待测微波信号和扫描信号调制在两路光频梳上,并分别作为信号光和泵浦光输入色散位移光纤中。利用双光频梳和不断频移的扫描信号,系统可同时实现波分复用和时分复用。同时,在双光频梳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的作用下,系统可发生一系列的受激布里渊散射,通过测量各信道输出的光功率实现待测微波频率的测量。为进一步提升测量精度,利用测量得到的光功率值构建幅度比较函数,从而实现频率测量误差修正。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测量误差为±2.5 MHz。  相似文献   
55.
微波加热与远红外加热均匀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实验方法对微波加热陶瓷材料与远红外加热陶瓷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者的均匀性远远优于后者,用微波和远红外同时进行消毒杀菌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微波加热的均匀性更能使腔体内各部位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相似文献   
56.
毫米波被动探测技术在反装甲导弹和末敏弹制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被动探测波形模型是探测技术研究的关键.鉴于现有模型在过程描述和计算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毫米波辐射计扫描目标的运动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即将扫描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单独建模.该模型对扫描全过程物理含义的表征更加清晰.基于此方法在110m和70 m两个高度上对扫描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是被动探测波形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尤其在末敏弹探测技术研究和毁伤效能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利用微波脉冲注入实验平台,对硅基双极型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进行了损伤效应实验。在微波脉冲对硅基双极型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损伤的失效分析中,当低噪声放大器增益下降大于10 dB时,发现硅基双极型晶体管出现了永久损伤。通过对比测量硅基双极型晶体管损伤前后的电特性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损伤后晶体管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硅基双极型晶体管被微波脉冲损伤后,基区的硅材料烧蚀导致发射结和集电结短路,不再具有PN结特性,导致器件失效。  相似文献   
58.
随着非线性学科的发展,混沌科学受到各个学科领域的广泛重视,海杂波的混沌特性吸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探索混沌理论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混沌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趋势,简要阐述了混沌定义,给出了混沌的奇异吸引子、相图与Poincare截面、相关维及Lyapunov指数等基本特性,并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关联积分C-C法、相空间重构法及小数据量法等混沌特性研究方法,对微波雷达实际采集的海杂波数据进行了混沌特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微波雷达海杂波数据具有混沌特征。  相似文献   
59.
在毫米波被动探测与制导的实际威胁下,为提高地面目标在未来战场的生存能力,进行了目标的毫米波被动隐身技术的研究。分析了毫米波被动隐身的必要性,在目标的毫米波辐射特性测试原理基础上,对毫米波被动探测距离进行了分析。指出毫米波被动隐身的主要措施为目标的形状和材料特性的控制,并从这2方面分析了控制的实际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