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the phenomenon of trans-border ethnic relations and its impact on 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citizenship in the countries of West and Central Africa where trans-border ethnic groups exist.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many such groups in these regions, and the numerous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inued relations among these groups across their countries of abode, the phenomenon has not been seriously studied, especially as it concerns the identification of members of such groups and how they are viewed by members of other ethnic groups, as citizens of one country or the other. This paper notes that trans-border ethnic solidarity ordinarily presents the relevant African states with two possibilities, namely: enormous benefits accruing from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states harbouring fractions of trans-border ethnic groups; or, debilitating conflicts within and between these states. It is the reality of the latter possibility tha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tat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re often incapable of containing this phenomenon of trans-border ethnic solidarity and usually respond in hostile ways, ultimately manifesting in citizenship problems. The study shows, however, that what is needed is not conflict but cooperation – within and between states having fractions of a trans-border ethnic group, and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the enhancement of national citizenship and development in West and Central Africa.  相似文献   
222.
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是今后我军的主要装备保障方式,其关键问题是解决装备保障力量的融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协同理论,并对其引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的协同性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协同性机理和协同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23.
利用TRNSYS软件对重庆夏季建筑屋顶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系统进行瞬态模拟分析计算,得到系统瞬时发电量与一段时间内累计发电量,光电热模块瞬时进出水温度与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瞬时进出水温度,系统一段时间内光电热模块累计有效得热量与一段时间内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累计有效得热量,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光热转换效率以及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建筑屋顶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系统是重庆地区建筑太阳能光电热一体化系统适宜的型式。  相似文献   
224.
针对实装系统与仿真训练系统的运行机制、实现机理、技术规范和应用需求的差异,实装系统与仿真系统的互联问题制约着基于信息系统的指挥对抗训练,构建融“导”、“控”、“仿”、“裁”、“评”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训练环境是一种迫切需要。本文采用基于主动感知的数据转换方法、基于模板的信息智能交互方法和异构系统集成方法等构建中间件系统,并从数据转换桥接、时间管理桥接、导调监控桥接、指挥命令桥接和互联规范桥接等方面实现实装系统与仿真系统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225.
音乐与绘画的融通问题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充分、深入的研究,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本文援引多个教学案例,借鉴多彩光谱教育理论,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实施方法诸方面来阐释和解决音乐与绘画的融通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6.
分析了目前我院模拟演练环境的现状,提出了利用虚拟化技术中的代表VMware vSphere云操作系统来构建训练模拟支撑环境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演练环境的稳定性、安全性、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从vCenter Server动态资源分配管理、VMware vMotion虚拟机迁移技术和VMware Data Recovery快照技术等几个方面实现并测试证明了此方案的可行性,对军事信息化系统中云计算的应用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27.
陆军仿真模型体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建模与集成的复杂度,基于模型组件化技术,设计了模型组件库、对象库,通过逻辑组合实现了基本库和作战单元库,并以可组合的模型服务实现不同分辨率、异构模型的聚合集成目标,使得陆军作战仿真模型具备模块化、可复用、可扩展和可控制等应用特点和技战术性能。  相似文献   
228.
设计了一种数据集成在战略预警系统中的应用模型,模型采用XML语言在.NET环境下用C#语言实现战略预警系统的中间件,该中间件将各个子系统粘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战略预警系统,该模型为目前急需建设的战略预警系统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29.
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多数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指技分离、功能单一和技术体制各异的现状,从转变军械装备保障模式这一目标出发,研究并明确了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集成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网络化智能集成思路,并初步构建了集成系统的结构。通过对现有的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的集成,能够满足多样化装备保障任务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230.
在综合考虑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轨道设计和总体特性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捆绑助推器总体/动力/轨道一体化设计优化模型和系统分析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完成了某大型捆绑助推器6个设计参数的优选。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优化设计效果明显,优化所得助推器质量比原方案减轻了1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