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3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由于复杂的空中目标机动,其三维方向的机动强度是不一致的,传统IMM算法存在模型匹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机动目标IMM三维并行滤波的跟踪算法。算法以CV和修正的CS模型为子集,在3个坐标轴上分别根据目标机动的分量实际更新其模型概率,并行IMM滤波方法,尽量确保模型的适配性,提高滤波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IMM方法跟踪精度更高,对空中机动目标跟踪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862.
对战术导弹的制导控制系统的设计阶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设计流程及所用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导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仿真分析平台的思路,该平台可用于常规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包括导弹的控制系统设计分析、制导律设计、制导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与仿真、半实物仿真分析以及系统性能评估等,具有可扩展性,为战术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研究提供模块化手段,加速战术导弹的研制进度。  相似文献   
863.
针对运载火箭伺服机构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多模型自适应估计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算法。首先建立了考虑伺服机构故障的运载火箭姿态动力学模型,其次将故障角度作为状态变量得到增广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进行状态向量和故障参数的非线性估计,并基于传感器测量数据采用假设检验算法在线计算故障发生的概率,最后给出了基于扩展多模型自适应估计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算法流程。该方法的优点是只用一个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就可完成一个伺服机构的故障检测与诊断,从而大幅减小用于伺服机构故障检测与诊断的滤波器数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无故障时可对伺服机构进行健康监测,在单台伺服机构故障下,可以及时准确判断出哪一台芯级伺服机构发生故障,并可准确估计出伺服机构故障下的发动机摆角角度。  相似文献   
864.
针对同时具有输出和输入非线性的系统,通过中间虚拟控制量的设置,转化为两个非线性子系统的串联,从而简化系统结构并解决最终控制量不宜直接获取的问题。针对无人水面艇的航迹和横摇控制,设计了基于反演控制的从控制器,实现了输入非线性中虚拟控制量到舵角的映射,通过T-S模型将输出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时变系统,并考虑舵机的角度与角速度约束,设计了广义预测主控制器。该方法不仅简化了系统结构,同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主从控制器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65.
利用2006—2012年北半球冬季低纬度地区(30°S~30°N)无线电探空站数据及全球大气成分和气候监测再分析数据对1000 h Pa~200 h Pa高度层的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掩星反演的比湿廓线进行了精度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水汽对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掩星反演影响较大,尤其在中、低对流层及热带地区等水汽含量比较大的地区,且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掩星数据在850 hpa以下可能并不太适用于评估其他数据。  相似文献   
866.
In the literature two common macroscopic evacuation planning approaches exist: The dynamic network flow approach and the Cell–Transmission–Based approach. Both approaches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any efficient solution approaches for the dynamic network flow approach exist so that realistic problem instances can be considered. However, the consideration of (more) realistic aspects (eg, density dependent travel times) results in non‐linear model formulations. The Cell‐Transmission‐Based approach on the other hand considers realistic traffic phenomena like shock waves and traffic congestion, but this approach leads to long computational times for realistic problem instances. In this article, we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both approaches: We consider a Cell‐Transmission‐Based Evacuation Planning Model (CTEPM) and present a network flow formulation that is equivalent to the cell‐based model. Thus, the computational costs of the CTEPM are enormously reduced due to the reformulation and the detail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ynamics is maintained.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various evacuation scenario parameters on the evacuation performance and on the computational times in a computational study including 90 realistic instances.  相似文献   
867.
Do ceasefires or peace talks create fragmentation in the insurgent groups? Rather than proposing claims that can offer predictions about armed groups behaviour under ceasefires or peace processes, the analysts tend to focus largely on the dynamics between state and non-state actor. The experts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overtime changes in social and local political context which might contribute to propelling a rebel group towards fragmentation and factionalism. The present study intends to fill this gap by exploring the shifting role of public opinion and ethnic support for the peace talks to ascertain whether it can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factionalism in rebel groups or not. This article applies this approach to the case of Naga National Movement (1947–2015) in India, and finds that the proposed variable appears to have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of factionalism in the movement.  相似文献   
868.
为向开展具体的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提供引导,针对应用于飞控系统评估的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系统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基于传统意义上的飞控系统评估方法的不足,分析风洞虚拟飞行试验应用于飞控系统评估的优势;按飞控系统常用的姿态控制回路及制导控制回路的组成形式,介绍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系统方案与工作原理,详细分析它与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差异;分析风洞虚拟飞行试验应用于飞控系统评估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风洞虚拟飞行试验评估方法、飞行器模型设计技术、飞控系统改进技术及模型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869.
基于警报关联的网络威胁行为检测技术因其与网络上大量部署的安全产品耦合,且能充分挖掘异常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提供场景还原证据,正成为复杂威胁行为检测的研究热点。从威胁行为和网络安全环境的特点出发,引出威胁行为检测的应用需求和分类,介绍基于警报关联的威胁行为检测的基本概念和系统模型;重点论述作为模型核心的警报关联方法,并分类介绍了各类典型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基于因果逻辑的方法、基于场景的方法、基于相似性的方法和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威胁行为检测系统的三种典型结构,即集中式结构、层次式结构和分布式结构;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趋势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70.
飞网构型设计对提高空间飞网系统的展开抓捕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用小弹性模量分析方法对空间飞网构型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绳网中内力分布均衡性为优化目标,选取飞网抛射过程中最大受力时刻为研究工况,赋予绳索单元极小弹性模量,进行静力学计算,并以变形后的结果为初始条件进行迭代分析。优化结果表明,绳网中的内力分布随迭代步数的增加而更趋于均匀。在不改变绳网拓扑结构的前提下,本文所建立的优化设计方法为空间飞网构型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