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针对双舰编队协同制导作战条件下如何对空袭目标进行排序这一问题,依据作战时间给出了排序算法。首先对平台的作战时间进行分析和求解,将射击周期分成了2段,把静态拦截排序问题转化为了2台处理机的同顺序作业排序问题,然后根据输入信息的改变而不断调整空袭目标的顺序以解决动态拦截排序问题,最后在想定条件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22.
为了减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在PEGASIS算法的基础上,针对PEGASIS算法中节点之间容易产生长链和簇头选择没有考虑节点剩余能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禁忌算法的PEGASIS算法改进。建链阶段采用禁忌算法代替原有的贪婪算法,防止了长链的产生,减小了节点传输距离;同时引入基于剩余能量的簇头选择机制,均衡了节点之间的能耗,延长了节点的生存时间。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PEGASIS算法第1个节点的死亡时间延长了约7倍,半数节点的死亡时间也得到了延长,从而提高了整个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23.
基于2D的行为识别网络通常融合多张视频帧的分类结果识别不同的行为,但其在卷积过程中缺少对时空特征提取。针对该问题,基于时间位移模块(temporal shift module,TSM)的思想设计了一组多时间尺度卷积,包含不同设计的卷积核以提取融合不同时间尺度的时空信息。通过控制多时间尺度卷积嵌入ResNet50网络的位置及其模块的参数设置,寻找最优的基于多时间尺度卷积的行为识别网络。使用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训练模型,在大型开源数据集Something-Somethingv2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时间尺度卷积的行为识别网络对行为识别准确率达到了59.47%,优于TSM等网络。  相似文献   
924.
瓶颈指派问题的一种多项式时间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瓶颈指派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不需要利用最大流算法,而类似于解经典指派问题的匈牙利算法。该算法是一个多项式时间算法,其复杂性为O(n3)  相似文献   
925.
文中提出N×M2D—DCT(Ⅱ)的一种快速算法,其需实运算量为:M_u=1/2NMlog_2N+1/4MNlog_2M,A_d=3/2NMlog_2NM—3MN—1/2M~2+M+N(其中N、M为2的幂)。当N=M时,与文[5]的结果一样、这是目前最好的结果。但文[5]算法不稳定,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克服了这一缺点。并利用此2D—FCT(Ⅱ)导出了2D—DCT.2D—DST和2D—DCST的快速算法及2D—DFT的一种快速算法。2D—DFT快速算法的运算量与文[1]中用FPT计算2D—DFT相近。  相似文献   
926.
Here, we revisit the bounded batch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nonidentical job sizes on single and parallel identical machines, with the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the makespan. For the single machine case, we present an algorithm which calls an online algorithm (chosen arbitrarily) for the one‐dimensional bin‐packing problem as a sub‐procedure, and prove that its worst‐case ratio is the same as the absolute performance ratio of . Hence, there exists an algorithm with worst‐case ratio , which is better than any known upper bound on this problem. For the parallel machines case, we prove that there does not exist any polynomial‐time algorithm with worst‐case ratio smaller than 2 unless P = NP, even if all jobs have unit processing time. Then we present an algorithm with worst‐case ratio arbitrarily close to 2.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1: 351–358, 2014  相似文献   
927.
研究了多机器人观测到同一目标时的协同定位问题。建立了各个机器人相对观测一致程度的数学描述模型,进而提出用基于极大熵准则的最大熵博弈获取使相对观测一致程度最优的协同定位方式。针对博弈结果的多样性,相应地改变观测方程的雅克比矩阵,推导了可适应多机器人各种博弈结果的扩展Kalman滤波协同定位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方法可实现机器人团队在协同定位时有选择、更高效地共享相互间的观测信息;在保证协同定位精度提高的同时有效地消除了多机器人相对观测信息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928.
针对地球遮挡、地影、太阳光干扰、月光干扰、空间目标相对观测平台的角速度等约束对空间目标可见性的影响问题,基于已编目空间目标双行轨道根数,研究以太阳同步晨昏圆轨道作为观测平台轨道,采用改进多变异位自适应遗传算法对单星观测平台轨道进行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多变异位自适应遗传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多变异位自适应遗传算法不能保证收敛到所有种群中最优个体的问题,且随机抽取10%左右的目标样本可以达到与采用所有目标相当的性能,计算效率提高约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929.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reasoning behind counterinsurgency thinking, particularly as applied to Iraq, using Douglas Porch's book, Counterinsurgency: Exposing the Myths of the New Way of War as a reference point. It argues that the classic historical analogies of counterinsurgency theory were inapt in dealing with the conflict in Iraq, and that the historical reasoning behind counterinsurgency more generally deserves greater scrutiny. Not only are the analogies of questionable applicability, but the evidence of causation in prior conflicts is ultimately unproveable. In the end, Counterinsurgency theory and the US Army's Field Manual 3-24 on Counterinsurgency were politically useful during the ‘Surge’, beginning in 2007, but remain intellectually and historically problematic.  相似文献   
930.
传统合成孔径雷达采用大带宽信号实现距离向分辨,采用一维合成孔径实现方位分辨,得到二维图像。在某些近场成像场合,成像分辨率要求很高,依靠信号带宽很难达到要求。提出了一种二维合成孔径成像系统,利用二维合成孔径实现二维分辨,分辨率取决于合成孔径长度,不受信号带宽的约束,可以实现超高分辨率。信号采用简单的单频信号,可使系统大大简化。详细推导了单频信号的二维合成孔径成像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单频信号二维合成孔径是一种有效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