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针对交流伺服系统速度环控制器参数自整定及优化的需求,为使工程技术人员避免繁琐的调参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动惯量辨识的速度环控制器参数自整定及优化方法。首先,采用频率法分析伺服系统速度环控制器参数的设计规则;随后,采用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对控制器参数设计所需的系统转动惯量进行辨识;最后,在此基础上利用设计的变步长迭代算法,完成控制器参数寻优过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能够有效辨识出电机轴端的转动惯量。提出算法进行整定及优化后,速度环控制器参数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72.
含软判决引导的修正恒模盲均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MA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的修正恒模盲均衡算法MCMA SDD。新算法对CMA算法进行修正,同时引入软判决思想。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表明,该算法克服了CMA收敛速度慢、稳态误差大的缺点,同时可以纠正相位偏转。与CMA SDD算法相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低的稳态均方误差。  相似文献   
73.
前人应用开尔文冲量理论得到了判断固定边界上方气泡射流方向的Blake准则,但其预测精度在特定参数范围内不足。为此,通过考虑气泡内压力变化并引入边界效应,提出了改进的气泡射流方向判断准则,使用边界元方法模拟结果对其进行验证,比较了改进模型与传统Blake准则的预测结果,并分析了无量纲强度参数对改进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改进的模型比传统Blake准则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改进的理论模型能够为水下爆炸、海底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4.
滑阀副配磨参数微机控制测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了滑阀副配磨参数的测量原理,提出了微机控制的滑阀副配磨参数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给出了测量系统的实验结果,并对测量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最后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75.
采用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加载方式,通过位移控制和傅里叶级数展开技巧,将含有滞迟环节系统的非线性参数识别问题转化为扩充参数的线性识别问题,为钢丝绳、金属橡胶构成的隔振系统的模型识别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某型炮弹初始段的气动特性并获得相关气动参数,运用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建立该型炮弹初始段仿真模型;依托OpenFOAM软件平台,应用可压缩流动求解器对初始段气动特性进行仿真,并提取可用于外弹道设计中的相关气动参数;将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值进行对比,发现可压缩流动求解器的仿真结果具有很高的精度,完全满足该型炮弹高精度射表的编制要求.  相似文献   
77.
基于排气背压的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再生时机判断是DPF后处理系统的关键。针对壁流式过滤器,采取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柴油机不同的排气流量、温度以及DPF加载水平对过滤器压降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压降随温度升高基本成线性增长;随流量增加基本成二次方增长;随碳烟加载量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是曲线斜率先大、后小、再增大。随后分析了排气背压和流量、温度以及碳烟加载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研究对于准确判断车载DPF的再生时机,进一步提升DPF后处理系统性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针对潜艇目标运动要素解算算法特点,依据武器使用效果探索要素解算质量评估方法。根据潜艇指控系统目标定位跟踪的战术技术指标和鱼雷武器的使用效果对目标运动要素的精度要求,采用统计模拟方法计算鱼雷命中(发现)目标概率以及对应的要素精度要求,并提出在线统计解算要素均方差的研究思路。给出了要素解算质量评估标准、评估依据的实现方法和表现形式。使用概率衡量使用效果,评估要素解算质量较为科学,容易为部队指挥员接受。  相似文献   
79.
被动声纳浮标目标运动分析及其仿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直升机搜索潜艇的特点,研究了被动声纳浮标目标运动分析问题。对固定目标和匀速直线运动目标,分别应用确定性计算和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数学建模及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行,能对被动式声纳浮标搜潜的目标定位提供算法依据。  相似文献   
80.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during the calendering process is caused by the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modified double-base (CMDB) propellant.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with the aid of fluid simulation technology could effectively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calendering proces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material parameters and model structure were corrected based on actual conditions, and adaptive grid technology was applied in the local mesh refinement. In addition,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motion trajectories and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 of CMDB propellant slurry were studied with different gaps, rotational rates and temperatures of two rolle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fined mesh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ntour clarity of boundaries and simul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MDB propellant slurry reflux movement caused by the convergent flow near the outlet. Compared with the gap, the increased rotational rate of roller could promote the reflux movement and intensify the shear flow of slurry inside the flow region by viscous shear dragging. Meanwhile, under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contact heat transfer as well as convective heat exchange, heat accumulated near the outlet and diffused along the reflux movement, which led to the countercurrent heat dissipation behavior of CMDB propellant slurry. The plasticizing mechanism of slurry and the safety of calendering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ere explored, which provided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reference data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calendering process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safety of the CMDB propellant calendering process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a few tests conducted during a shor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y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