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防务技术》2020,16(2):432-438
The airborne missile launch mechanism often subjects to significant deformations induced by the large ejection force during high-speed actuations in missile ejection process, leading to a substantial deviation of separation parameters from designed values that threats safety of the carrier. 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variable topology design for launch mechanism, achieved via a Prismatic-Revolute-Revolute pair (PR-R) motion formed by the structural gap with a specific direction. It enables launch mechanism variability during missile ejection process and optimizes the ejection force given by the front and back ejection arms, and greatly optimizes the separation parameters during missile ejection. The kinetics simulation analysis is conducted under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original ej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novel mechanism with variable topology desig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vel variable topology design is more befitting for the launch process in terms of system safety and controllability,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separation posture, restraining the flexible effect of the mechanism, and fulfill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gn value of multi-rigid body.  相似文献   
12.
从网络中心战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网络中心战条件下导弹作战的概念;从导弹作战系统入手,结合网络中心作战样式,分析了网络中心战条件下导弹作战系统内部结构;从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导弹作战的概念和结构,建立了网络中心战条件下导弹作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从作战想定出发,突出战场制信息权的重要性,制定了作战对策,形成了导弹作战对策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军导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装备采购与部署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装备采办全过程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和“龙格-库塔”(Runge-Kutta)基本算法,重点对采购与部署子系统进行了建模和计算机仿真,在具体仿真结果输出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装备采购与部署效率的因素,对装备如何尽快形成新的战斗力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虚拟样机的坦克承载零部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坦克承载零部件的疲劳失效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疲劳寿命的预测一直是装备设计、研制、验证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履带车辆刚柔体耦合模型,通过在一定任务剖面下车辆虚拟试验,测试其承载零件的载荷谱,结合疲劳寿命分析技术,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并给出计算实例,预测的寿命与实际使用情况相符合,表明提出的坦克承载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联合作战样式下,常规导弹作战体系对抗不仅包含反导系统与常规导弹的拦截与反拦截,还包括阵地防卫、电子对抗等一系列新的对抗作战样式,因此它是非常复杂的系统。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常规导弹作战体系对抗进行初步建模和仿真,为常规导弹作战体系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在仿真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地提出常规导弹作战体系对抗作战体系建设的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16.
对某小型电动无人机(以下简称SEPUAV)在其左翼破损40%面积矩下的操稳特性进行详细分析。首先在此损伤下典型大侧滑角定常工作点附近进行特殊的小扰动线性化,然后进行特征根和飞行运动模态的分析;其次对此特殊构型SEPUAV进行操稳特性、时频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左翼破损40%面积矩SEPUAV出现特有运动模态并影响全部纵侧向运动状态的响应;部分传递函数出现较多非最小相位零点从而导致初始响应发生反向;部分通道的Bode图中出现多个波峰波谷并有相角提前等现象。分析结果对后续容损飞行控制器的设计起到铺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自由度系统研究了两栖型指控车在规则波激励下的非线性横摇和倾覆,非线性横摇控制方程应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积分;以波浪扰动力矩的幅值和波浪的频率作为变量,研究了两栖型指控车的安全盆侵蚀问题。以波浪扰动力矩的幅值为变量的安全盆侵蚀研究结果表明:当波浪扰动力矩大于0.01时,安全盆开始出现侵蚀现象,当波浪扰动力矩大于1.84时,安全盆的安全域已经变成了几个离散的点,随着波浪扰动力矩继续增大,安全盆的安全域将继续严重侵蚀,直到消失为止。以波浪频率为变量的安全盆侵蚀研究结果表明:两栖型指控车的安全盆侵蚀对波浪的频率敏感,安全盆出现明显的侵蚀;随着频率的增大,安全盆侵蚀将不会发生,表明两栖型指控车对高频波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装备保障体制系统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非线性等特点,构建了三级装备保障体制的SD仿真理想模型和仿真延迟模型。充分考虑保障系统生成各要素之间都具有的反馈性和时滞性,通过模型仿真对三级装备保障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建立二级装备保障体制的条件,分析了军民联合的保障机制对保持保障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作用。最后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了装备保障体制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架索的多体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海上补给装备研制中尚无可用的高架索模型的现状,从多体动力学角度入手,研究了绳索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将绳索均匀划分为若干刚体单元,各单元之间采用球铰连接。用该方法建立了绳索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仿真软件 ADAMS 对海上横向干货补给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海上补给高架索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完全可以模拟实际的高架索,且仿真计算结果与高架索力学振动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更贴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固-液旋流分离器结构优化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与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Fluent,探讨了固-液旋流分离器的溢流口直径、锥角、圆柱段长度和入口直径等主要结构参数对其颗粒溢流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锥角、圆柱段长度和入口直径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旋流分离器的固液分离,均存在一个最佳值。对于主直径为75 mm的单锥双入口固-液旋流分离器,最佳圆柱段长度为87.0 mm,最佳入口直径为16.0 mm,最佳溢流口直径为16.5 mm,最佳锥角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