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概括为“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正确理解和把握“四大特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特色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集中体现;理论特色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立足国情、勇于创新的集中体现;民族特色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继承民族文化精华、努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集中体现;时代特色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集中体现。“四大特色”连为一体,互为参照,相互支撑。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China)为工具,对新疆8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业成就期望、专业兴趣、学习快乐感、学习意义感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揭示其在学习心理状况上的表现情况。结果显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不乐观;学业成就期望有待提高;专业兴趣并不理想;学习快乐感和意义感有待进一步改善。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对进一步改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3.
极端民族宗教分裂势力恐怖活动已严重危害我国领土主权完整、威胁社会政治稳定,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予以打击。  相似文献   
44.
民族认同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多个学科领域研究探讨的重点话题,其在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民族和认同两者的概念探讨出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双重属性;民族认同与爱国主义有机契合,是爱国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爱国主义理论在新形势下的拓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5.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回顾历史,审视现实,放眼全球,展望未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46.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呈现出许多思想和道德问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由多方面原因导致,只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7.
国家认同对跨界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回顾社会认同概念,辨析了国家认同在认同基础和认同客体上的特殊性,并进一步分析了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稳定性,最后指出跨界民族国家认同应该成为各学科共同迫切研究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8.
在科学界定弱势心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军队基层干部弱势心理的表现形式,查找出深层次原因;从弱化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强化职责意识、提高自我认识入手,探索行之有效的化解方法;通过积极化解弱势心理,提高基层干部的职责意识。  相似文献   
49.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attacks against the US in 2001,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reaffirmed the Dover ban, the policy that prohibited press coverage of military coffins arriving at Dover Air Force Base from conflicts abroad. Conventional wisdom holds that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enforced the ban in the hope of maintaining public support for the wars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This understanding, though, is incomplete. If the Dover ban were enforced only in response to eroding public opinion, then other coalition states would have responded likewise to this shared incentive. I argue instead that maintaining public support is only one factor among many that led the US to uphold this policy. In addition to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factors such as perceived media bias and casualty aversion, I focus on necropolitics and the related impetus for governments to regulate the observation of death. Through this interpretation, part of the American response to the involuntary loss of sovereignty on 9/11 was to exercise control over the observation of death by enforcing the Dover ban. Through comparing the press policies of the US, the UK, and Canada, I show that the necropolitical blow to sovereignty that only the US experienced triggered a repressive policy that only the US was able to maintain.  相似文献   
50.
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及2017年的微观数据,运用中介模型对七个多民族地区劳动者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在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影响中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得出在受教育程度对个体收入的正向影响中,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对劳动者收入有明显促进作用,且随着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推普工作的开展,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个体收入的正向影响力有所减弱,受教育程度对个体收入的正向影响力有所增强。因此应注重通过提升劳动者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促进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持续重视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在多民族地区劳动者就业能力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为其带来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