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9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协同作战效能评估可为舰载反潜直升机装备发展和协同作战指挥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对协同作战效能评估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一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协同作战效能评估的方法。首先,对影响协同作战效能的指标进行分类,建立多层指标体系;其次,构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对不同类型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并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对某型机的协同作战效能进行评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概念原理探索阶段进入到成果应用阶段,其军事潜力和作战效能日益凸显。主要以美军高超声速无人飞行器、空天飞机和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为研究对象,从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运动特性、电磁特性和红外特性3个方面展开论述,同时结合典型目标进行建模仿真分析;着重探讨了目标特性对未来作战性能的影响。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特性的分析研究,为新型防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为未来探测跟踪拦截此类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针对目前传统指挥引导容量评估不准确的问题,通过对空战指挥引导容量与引导员负荷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基于引导员负荷的指挥引导容量评估方法。基于引导员负荷重新定义了指挥引导容量,给出了引导员负荷的确定方法,并建立了指挥引导容量评估模型。最后对某指挥机构进行实例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指挥引导容量评估方法将评估误差控制在1批之内。  相似文献   
54.
针对装备保障指挥难以用高度程式化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的问题,构建了一种装备保障指挥Agent框架模型。介绍了Agent建模方法,分析了装备保障指挥的指挥流程,并根据装备保障指挥流程和Agent的建模特点抽象出装备保障指挥Agent框架结构,对其中的各Agent内部模块进行设计,并对各Agent之间的通信模式进行了研究,设计的结构模型可为其他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针对未来空战中可能出现的非对称空战问题进行研究,在设定的非对称空战背景下构建新型Lanchester方程对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得到单一机种和多兵种非对称空战模型,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非对称空战指挥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6.
现代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区域作战联合装备保障成为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的主要方式,实施科学正确的装备保障指挥,进行保障任务分配对于提高保障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区域作战装备保障任务的特点,依据区域保障要求建立了包括转场时间在内和不同作战方向上作战单元的重要程度不同的装备保障任务分配模型,保证了重要方向上最晚完成保障任务的作战单元保障时间最短和非重要方向上最晚完成保障任务的作战单元保障时间最短。最后,应用遗传算法给出了区域联合作战装备保障任务分配模型的求解方法和步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7.
为提升指挥控制系统应对变化的能力、解决当前指挥控制系统敏捷演化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的敏捷指挥控制系统演化方法。结合领域知识,对上下文和指挥控制规则进行建模,给出了实现敏捷指挥控制的知识推理方法和基于知识的敏捷指挥控制系统演化机制,为指挥控制系统敏捷演化奠定了基础。最后,试验验证该方法能有效提升指挥控制系统敏捷演化水平。  相似文献   
58.
唐苏妍  祁永强  裴飞 《国防科技》2017,38(2):049-054
信息攻防作战力量既可以独立成军成战,又可以和各军兵种、各种武器平台无缝衔接、联合协同,以发挥无限的战争潜力,是以信息攻防新技术为支撑、以软硬打击新能力为标志的新型作战力量。从核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攻击和防护能力建设以及信息攻防协同作战三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攻防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重要问题及战法对策,对信息攻防作战的特点规律和技术手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9.
李智勇  王本胜 《国防科技》2017,38(6):099-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指挥与控制已成为信息时代联合作战指挥的一种新方式。把握实施分布式指挥与控制主要环节的核心技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是促进指挥信息系统在作战指挥领域发挥效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0.
薛贵江 《国防科技》2017,38(5):004-006
习主席强调,研究作战问题核心是要把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搞清楚。深刻认识信息化战争的五个时代特征,准确把握特点规律,真正搞清信息化战争的五个制胜机理,在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的过程中做到五个坚持,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