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41.
两栖车辆用牺牲阳极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两栖车辆的发展和两栖车辆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性能指标要求,介绍了两栖车辆用牺牲阳极材料研究进展,分析了主要合金元素作用机理。根据牺牲阳极耐干湿交替性能要求和实车试验结果,采用极化时间、车体保护电位、活化性能等技术指标,评价了五元和六元牺牲阳极对两栖车辆阴极保护效果。展望了两栖车辆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研究的下一步工作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242.
对未经磨合的再制造发动机新品进行动力性能试验,试验结果与原机标准相差较大,经分析后认为未进行充分磨合是性能不达标的主要原因。针对再制造发动机的出厂验收技术特点,制定了小负荷循环磨合规范,并对起初推断进行了试验验证。根据磨合过程中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对磨合规范进行了优化,总结出了快速有效的台架磨合规范。试验结果表明:快速磨合规范不仅能够提高磨合效率,而且保证了磨合效果。  相似文献   
243.
四足机动平台的静步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仿生学原理进行了四足机动平台的腿部结构设计,分析了负载因子、周期、步距等步态设计参数对静步态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平地直行条件下从起步到稳定行走的步态调整方式,并对静步态行走全过程的稳定裕度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所规划的行走步态能达到静步态运动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244.
在对自主车辆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反应式行为规划方法和昆虫利用触角进行避障行走的思想,提出了一种使用圆弧形虚拟触角进行运动规划算法,并规划出在各圆弧轨迹片段车辆前轮摆角的参考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适当的初始参数,该算法能够使自主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完全避开障碍物到达目标点,且轨迹光滑,满足车辆的运动学约束条件。该算法计算简洁、实时性强,适用于底层的实时控制,为自主车辆运动规划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45.
介绍了轮式装甲车辆通过障碍物的规则,分析了几何障碍物属性和通过判断条件,针对几何障碍物属性,提出了几何障碍物的通过算法,建立了几何通过性模型。采用VC++编程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和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6.
通过对变结构导引下升力式飞行器直接撞击目标和制导炸弹攻击目标两种攻击方式的仿真计算,发现升力式飞行器直接撞击时虽然能够进行大范围机动,但是攻击目标单一、命中速度低,而制导炸弹攻击时,虽然能够攻击多个目标,命中速度高,但是打击范围小。综合两种方式的优点,对一种组合方式攻击进行仿真计算,发现采用该方式攻击不但能够通过大范围机动对多目标实施打击,而且还能保证较高的命中速度,验证了该组合攻击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7.
曹裕华 《国防科技》2021,42(2):14-20
按照现行装备试验鉴定体制的要求,装备作战试验是新研太空目标监视装备在正式交付使用单位前必须完成的一类试验。太空目标监视装备具有精密昂贵、价值高、单台套、集成度和复杂度高等特点,开展作战试验与普通的侦察探测装备和常规兵器区别较大。本文介绍了太空目标监视装备作战试验的对象与要求,分解了太空目标搜索发现、监视管理、目标识别、信息共享等实战能力和实战能力的生成与保持要求,构建了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并依据太空目标监视任务剖面和环境剖面设计了作战试验项目,基于作战试验指标考核评估确定了评估数据采集需求,紧贴太空目标监视装备实际使用面临的环境条件构设了逼真的作战试验环境条件。这些研究可为太空目标监视装备作战试验实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48.
欧盟具有相对成熟的太空技术,处于国际太空力量发展的第一梯队,其太空安全政策是在基于维护太空自主权的前提下,寻求太空与安全防务政策的统一,从而实现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整体目标,目前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认为,从未来发展来看,面对有限的太空资源优势和脆弱的太空环境,欧盟将会继续利用其技术优势和集体力量,努力保障其太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和太空自主权,同时进一步将太空安全重点向军事竞争领域聚焦,将其作为拓展战场空间维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49.
戚大伟 《国防科技》2021,42(6):10-14
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未能维持其在太空安全领域的优势,已不再是太空军事强国。本文首先梳理了俄罗斯太空安全政策的发展历程,其次,讨论了俄罗斯在太空安全治理和防止太空武器化方面的外交倡议,最后总结了俄罗斯太空安全政策的特征。本研究认为,自21世纪初起,俄罗斯逐渐开始复兴其太空军事力量,力图使其太空安全政策适应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不仅积极调整其航天计划,对其航天工业体系、航天机构和航天资产进行简化、整合和现代化建设,还谋求“非对称”反制策略,并在联合国框架内积极开展“太空外交倡议”,以应对美国太空武器化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同时推动禁止太空武器化进程。  相似文献   
250.
在多无人机协作侦察中,匹配识别不同无人机侦察发现的装甲车辆,属于车辆再识别任务。近年来,车辆再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该技术尚未在军事领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应用。本文围绕该技术的发展和军事应用展开研究,一方面,从数据集、特征表示、注意力学习、度量学习、属性学习等方面对民用车辆再识别技术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总结了现有技术的优点和劣势,提出了有待深入探索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以多无人机协作侦察任务为背景,探讨分析了车辆再识别在其中的作战运用方式,并针对战场上存在的计算资源有限、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导致车辆再识别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思路。本文研究可为车辆再识别技术在多无人机协作侦察中的应用提供前瞻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