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1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143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89篇 |
2012年 | 84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防空反导网络化作战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中心战是信息时代重要的作战形式,可将战场信息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必然选择,网络中心战在防空反导领域的应用也称为防空反导网络化作战.主要跟踪研究了国内外网络中心战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网络化作战的特点和关键技术,针对我国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现状,提出了防空反导网络化作战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2.
针对以往级联失效模型负载局部重分配规则与现实计算机网络全局路由特点不吻合的缺陷,模拟网络中信息流传输过程。定义路由器的失效条件,建立基于负载全局重分配的级联失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连通和性能两方面的级联失效影响评价参数,进而分析用户流量和攻击方式对计算机网络级联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量的增大,级联失效存在相变行为,相变点刻画了网络在不会发生级联失效前提下的最大传输能力。此外,针对网络中高度节点的攻击,更为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级联失效,应予以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23.
基于粗集的神经网络在目标类型识别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的目标类型识别方法的不足,提出将粗集和神经网络紧耦合建立新的识别模型,即经过识别信息预处理、样本数据粗集方法简化、神经网络学习训练及待识信息网络识别等步骤,充分融合了粗集强大的规则提取能力和神经网络优良的分类能力。实验表明,该模型减少了识别的主观因素,简化了神经网络结构,提高了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124.
分布式仿真系统的体系架构对于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和运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为能充分利用仿真系统测试和评估军事信息系统网的性能,该文首先介绍了军事信息系统网(Military Information System Network:MISN)的组成和特点,并在分析基于数据库的仿真系统和基于HLA(高层体系架构)单联邦仿真系统局限性的基础上,得到了基于HLA的军事信息系统网分布式仿真多联邦体系框架,实现了联邦间功能转换所需的桥接联邦.该体系框架较好地完成了多通信网系的分布式交互仿真. 相似文献
125.
针对树状军事通信网中的文件传输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寻找最优的树图边着色算法,该算法保证了边着色后的树图中\"延迟损耗\"总和最小,并由求取最小\"延迟损耗\"的反向推导过程得到最优的树状通信网文件传输方案.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是,其中为顶点数,为树的最大度. 相似文献
126.
\"网络中心战\"中的美国海军C4ISR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美国海军\"网络中心战\"从设想开始走向现实,对其C4ISR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影响C4ISR系统效能的相关因素,利用图论、信息论和复杂性理论的原理,建立了C4ISR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研究了信息、网络、作战流程等因素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并建立了数学模型;以美军航母战斗群空袭作战为例,比较了\"平台中心战\"和\"网络中心战\"两种作战方式中C4ISR系统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7.
网络中心战概念及其体系结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美、英、澳等军事大国在网络中心战领域的研究状况,阐释了制信息权的概念,给出了网络中心战的定义.分析了美军在<2020年联合构想>中确认的核心作战概念,详细阐述了网络中心作战的顶层概念框架及顶层概念到第二层的映射关系.介绍了网格技术,提出了网络中心战网格模型的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最后总结了对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