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2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16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111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85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922.
923.
本文导出了一般TE_(no)模矩形波导结构潘尼管的色散方程,对潘尼管作了更明确的解释,并详细计算了TE_(20)模潘尼管的色散方程,得到其基波和第三次谐波同步谐振的色散曲线。该曲线表明,潘尼管在基波谐振上有1.5%的增长率,而在第三次谐波上有0.8%的平均增长率。此外,用非线性理论分析基波和第三次谐波同步谐振时的工作情况,给出了电子饱和时的电子分布图。在常直流磁场下优化结果表明,潘尼管在其次谐振时有51%的高效率和QP_w=9949.9MW 的输出功率,而在第三次谐振时有11%的效率和QP_w=1741.8MW 的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924.
随着装备中基于复杂数字电路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装备中电路系统的可测性设计(DFT)已成为装备可测试性设计的重要内容。IEEE 1149.1作为一种标准化的电路可测性设计方法,弥补了传统电路测试方法存在的缺陷,为复杂的互连电路提供了一种非入侵的测试手段。首先简述了可测试性设计和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边界扫描测试链设计、提高测试覆盖率和优化电路网络几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几种装备电子系统的电路可测试性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25.
为了评估炮兵对有生力量压制效果,应用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建立了炮兵射击有生力量仿真模型,提出一种炮兵对有生力量压制比的仿真计算方法。首先,给出了压制比的概念与模型。然后,建立了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炮兵射击有生力量模型。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仿真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26.
基于警报关联的网络威胁行为检测技术因其与网络上大量部署的安全产品耦合,且能充分挖掘异常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提供场景还原证据,正成为复杂威胁行为检测的研究热点。从威胁行为和网络安全环境的特点出发,引出威胁行为检测的应用需求和分类,介绍基于警报关联的威胁行为检测的基本概念和系统模型;重点论述作为模型核心的警报关联方法,并分类介绍了各类典型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基于因果逻辑的方法、基于场景的方法、基于相似性的方法和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威胁行为检测系统的三种典型结构,即集中式结构、层次式结构和分布式结构;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趋势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927.
为提升物联网与边缘计算应用中前端节点间的数据访问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远程零拷贝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无须借助特殊硬件,可直接基于通用网卡设备实现零拷贝的数据传输框架;充分利用新型非易失内存的随机访问特性,尽可能减少数据缓存和拷贝,提高数据访问的吞吐量。建立缓冲区池,精简并融合传统网络栈和存储栈,从而缩短文件访问路径,减少软件冗余,降低数据访问延迟。最终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远程数据访问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远程零拷贝文件系统比传统网络文件系统减少了42.26%~99.19%的读写延迟,细粒度访问下的吞吐量最高可提升1297倍,显著降低了处理器开销和缓存失效次数。 相似文献
928.
929.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