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41.
空中突击部队是由多装备系统组成的装备体系,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体现多阶段多任务的特点。基于DoDAF体系框架,结合美军空中突击部队装备体系作战任务展开研究。首先,通过作战任务的形式化描述,建立了装备体系作战任务的四元组描述模型;其次,在DoDAF体系框架下,提出建立空中突击部队装备体系作战任务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方法对动态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模型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842.
为解决飞航式助飞鱼雷指令修正时机的选择问题,介绍了其对潜攻击过程及射击方法,分析了选择指令修正时机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飞航式助飞鱼雷作战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指令修正时机的确定原则。提高了飞航式助飞鱼雷的攻潜能力,为制定与优化指令修正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3.
复杂目标毁伤效果评估一直是毁伤效果评估中的重难点问题,作为作战指挥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其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总结和梳理复杂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复杂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的一般步骤,并构建毁伤效果评估的基本框架,明确其中的关键环节和问题,并基于现有复杂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模型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最后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44.
量子技术是基于量子力学和其他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已经涉及到计算、信息、导航、能源等多个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量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潜力,量子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并逐步走向应用。与此同时,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中武器装备须具有远程精确化、职能化、隐身化、无人化的技术特点。结合量子技术的特点,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与量子密码、量子控制、量子导航、量子雷达,量子电池,量子技术对作战模式的改变等方面对武器装备领域的应用、作战能力和作战模式进行阐述。研究表明,量子计算的发展必然使现有武器装备的性能得到提高、作战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改变现有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845.
马骏  罗赓 《国防科技》2016,37(5):97-100
信息化条件下,面向实战的靶场试验任务针对性训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章通过分析新形势下试验任务针对性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针对性训练的内容及趋势,总结与探索新的训练方法,建立健全考核与评价制度,提升试验任务针对性训练的质量效益及实战化能力。  相似文献   
846.
在网络空间联合反恐作战信息共享能力构成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共享能力生成的相关要素及其内部关系,并利用信息熵理论建立了信息共享的时效熵、质量熵、成本熵模型。通过对传统树形链状和新型网状循环两种信息共享模式进行仿真分析,为不断提高信息共享能力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47.
海军兵棋演习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棋演习系统是我军未来开展模拟训练的重要手段,针对国内外对兵棋推演系统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提出海军兵棋演习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设计方法,并结合海军兵棋推演的研究内容重点,给出作战规则建模、指挥关系建模等主要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为我国海军未来兵棋推演系统设计、研究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48.
In this paper, Markovian models of three‐on‐one stochastic firefights between ground‐based weapon systems are developed. These models address a common scenario of interest to the military, but one which has been much neglected in analytic combat models, that of combat between a hidden defender and an exposed attacking force. Each combatant must detect an opponent before commencing their firing cycle, a task which is considerably more difficult for the attacker. In the models developed here, the defender detects the exposed attacking group after an exponentially distributed time interval, while each attacker has a fixed probability of detecting the defender via the flash signature produced after each shot fired by him. The utility of the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by investigating what impact the introduction of a coordinated gun‐laying system for the attacking force might have, a system made possible by battlefield digitization. The method used here allows models to be developed incrementally. This and other advantages of the Markovian approach are discussed.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9: 627–646, 2002;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DOI 10.1002/nav.10041  相似文献   
849.
定义了空战模拟结果指标-空战结果矢量和取胜矢量,推导了基于武器杀伤概率的取胜矢量计算方法,为定量研究作战飞机空战效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50.
就综合院校着眼新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运用综合训练手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员军事素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思考,主要从组织综合训练对学员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组织综合训练的基本原则及对如何搞好综合训练的新构想等3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