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5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小波分析对网络协议指纹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波分析是当前信号、信息获取与处理领域(尤其是故障诊断分析与检测技术)中一个十分活跃且迅速发展的新领域,是当今国际研究热点,它同时具有理论深刻和应用十分广泛的双重意义。基于小波分析对网络协议进行指纹识别研究,利用小波变换把原始信号分解成多频段的信号,对信号进行塔式分解,通过计算处理每一层取得所有的有关Wi信息,提取指纹特征信息,并提出了检测方法和指纹识别系统的体系结构,对解决当今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92.
道路或区域通行限制在日常交通和部队兵力机动过程中普遍存在。通行限制情况下的最短路径问题属于时变道路网最短路径研究的范畴,对时变道路网最短路径算法及算法效率的研究有着广泛而现实的意义。重点讨论了道路网的模型描述、时变道路网拓扑结构的构建技术,最短路径算法的高效实现等内容,并给出了该算法的应用实例。试验结果显示,该算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93.
未来指挥所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国外尤其是美军在未来指挥所及其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发展状况,指出未来指挥所将是未来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介绍未来指挥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体系结构,引入并分析了未来指挥所系统将要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最后详细论证了未来指挥所系统的军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航空电子综合火控系统驾驶员操作程序(POP)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员操作程序(POP)是航电综合设计最重要的顶层设计文件,其仿真对支持总体设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从整个航空火控系统的角度阐述了POP的组成及任务操作,然后介绍了POP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制作思路,并对某型飞机航电综合火控系统POP进行了仿真实现。其结果可用于评价飞机航电综合火控系统的POP操作逻辑关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熵的空中目标识别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空中目标识别是现代防空作战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根据不同类型的目标产生不同的辐射和不同的雷达回波信号对目标进行识别。提出利用熵理论来处理目标识别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的组合来确定指标的权重。仿真实例表明,基于熵的识别是一种运算简单,结果可靠的目标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996.
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坦克不得不面临一个动态复杂的战场环境,这就要求坦克能根据战场环境实时地进行目标威胁评估及自主射击。以坦克的自主作战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威胁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包含来袭目标性质、指战员指令、保卫目标的重要度、我方武器性能值等一套威胁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威胁评估。神经网络方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考虑了诸因素的相互关联;②充分考虑了战术信息;③权系数对具体环境的适应性;④方法的通用性。实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科学合理,为坦克目标威胁的评估提供了新思路。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普遍意义,能推广应用于其它武器平台的目标威胁评估。  相似文献   
997.
S-Box是现行分组密码中唯一的非线性部件,主要提供了分组密码算法中必需的混淆作用,其密码强度决定了整个分组密码的安全强度。为进一步提高S-Box的强度,结合离散混沌系统的内在随机性、有界性、非周期性及对初始条件和参数极度敏感等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多混沌映射和交叉映射生成S-Box的生成算法。实验分析表明,该算法生成的样本密钥敏感性强,随机性好,既能较好地满足S-Box设计所要求的各项准则和特性,安全性高,同时又能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计算速度,且易于生成和扩展,因而是一种性能良好的S-Box候选算法。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分布式放大前传中继辅助多用户对等通信系统研究了存在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SI)时的分布式中继网络(DRN)鲁棒波束成形设计问题。采用统计CSI误差模型,考虑了两种鲁棒优化问题:一是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在DRN总发送功率约束下实现多个目的节点间的信干噪比(SINR)平衡;另一是从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在保证各个目的节点服务质量需求(SINR大于预设门限)约束下最小化DRN总发送功率。对问题的分析和建模表明,在多用户情况下,这两个问题都是难以求解的优化问题。通过引入半定松弛(SDR)思想,将上述两种优化问题转化为可利用内点法有效求解的半定规划(SDP)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设计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999.
This article will seek to provide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the IRA's operational intelligence methodologies. Providing not only a lengthy discussion on the organization's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protocols, it will also examine the interplay between intelligence and IRA decision-making. It will be contended that intelligence's influence resided in its ability to introduce a strong element of predictability into the IRA'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is depended on an ability to construct a detailed intelligence picture of the target and its geographical milieu so as to minimize the likelihood of volunteers encountering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 that could adversely affect planned or anticipated outcomes.  相似文献   
1000.
US military operations are increasingly conducted within urban environments and with these operations come the risk of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ivilian casualties and infrastructure damage. The use of non-lethal weaponry, such as directed-energy weapons, is one method for minimizing collateral damage. This method enables US military forces to effectively fight within urban environments through force escalation capabilities. Using a series of historical examples and future scenarios for urban warfare,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deficiencies affecting military capabilities in military urban operations, addresses the consequences of collateral damage, asses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irected-energy weapons in military urban operations and encourages further funding, research and integration of non-lethal weaponry, such as directed-energy weapons, within the US milit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