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人工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反映了人脑功能的基本特征。但它只是人脑功能的某种抽象、模拟和简化。研究这一技术的目的在于,探索人脑加工、储存和搜索信息的机制,并将其原理应用于人工智能的可能性。本文介绍了一些神经网络模型及应用。  相似文献   
542.
神经网络的应用是神经网络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之一。神经网络的应用与其所具备的能力是紧密相关的。本文中,我们从介绍神经网络的基本能力开始,概括地介绍了当前的神经网络主要应用领域。并从神经网络的能力出发,讨论了神经网络的潜在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543.
本文介绍了一个在NETBIOS支持下用Ada的任务机制实现的网络上任意两节点间的文件全双工传输系统。传输时,文件以数据报的分组形式发送,由Ada 的任务特性来管理收、发进程,实现后台全双工操作。本文还简要地介绍了实现中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544.
容错能力是计算机(传统计算机或神经计算机)能力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本文从研究传统计算机容错技术和人脑容错特性出发,着重研究了神经计算机的容错能力,并得出了对神经计算机设计极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45.
视觉细胞之间存在的侧抑制机制能够对接收到的视觉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提取。运用数学方法模拟视觉细胞之间存在的这种生理机制,提出了一种具有分流型抑制机制的视网膜细胞神经网络模型(SIRCNN),分析了该模型的稳定性,给出了等价电路图,并且基于此模型提出了一种边缘检测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图像边缘检测中,试验结果表明,这种以生物视觉感知机理为基础的神经计算方法可有效地增强图像反差,检测图像边缘。由于细胞神经网络具有高速并行运算、便于硬件实现等特点,因此这种方法在图像实时处理中也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6.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GPS/SINS组合导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扩展Kalman滤波的GPS/SINS组合导航算法,需要对原始的非线性连续系统模型进行线性化和离散化处理,要求系统噪声和测量噪声为零均值的高斯白噪声,且易于出现滤波器发散。BP人工神经网络无需对所求解的问题建模,能够很好地逼近系统非线性特性,获得较高精度的导航定位信息;还具有计算过程稳定,不涉及矩阵求逆,不需要迭代逼近,以及容易实现并行处理等优点。设计适用于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BP网络模型,并在标准的BP算法基础上,采用共轭梯度法改进网络训练速度及精度。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说明BP网络方法用于GPS/SINS组合导航计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47.
自适应高斯神经网络能够对目标信号的功率谱有效识别特征进行自动提取和分类,但此网络使用BP算法,其误差能量函数是一个不规则的超曲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因此,提出了一种使用进化规则来设计和训练自适应高斯神经网络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够自动地确定网络的最优结构和联结权值,同时避免网络的局部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将该方法用于被动声纳目标的分类识别,能够有效地克服局部最小问题,具有更好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548.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跨层攻击具有比单层攻击更强的隐蔽性、更好的攻击效果或更低的攻击成本.为了检测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跨层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攻击检测模型.由于攻击不可避免地会对各协议层的参数造成影响,因此模型从协议层攻防博弈的角度,建立起相应的策略矩阵和支付矩阵,并通过均衡分析得到该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仿真结...  相似文献   
549.
We study the problem of recovering a production plan after a disruption, where the disruption may be caused by incidents such as power failure, market change, machine breakdown, supply shortage, worker no‐show, and others. The new recovery plan we seek after has to not only suit the changed environment brought about by the disruption, but also be close to the initial plan so as not to cause too much customer unsatisfaction or inconvenience for current‐stage and downstream operations. For the general‐cost case, we propose a dynamic programming method for the problem. For the convex‐cost case, a general problem which involves both cost and demand disruptions can be solved by considering the cost disruption first and then the demand disruption. We find that a pure demand disruption is easy to handle; and for a pure cost disruption, we propose a greedy method which is provably efficient. Our computational studies also reveal insights that will be helpful to managing disruptions in production planning.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5.  相似文献   
550.
We develop an approximate planning model for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network in which a control system oversees the assignment of information flows and tasks to a pool of shared computers, and describe several optimization applications using the model. We assume that the computers are multithreaded, and have differing architectures leading to varying and inconsistent processing rates. The model is based on a discrete‐time, continuous flow model developed by Graves [Oper Res 34 (1986), 522–533] which provides the steady‐state moments of production and work‐in‐queue quantities. We make several extensions to Graves' model to represent distributed computing networks. First, we approximately model control rules that are nonlinear functions of the work‐in‐queue at multiple stations through a linearization approach. Second, we introduce an additional noise term on production and show its use in modeling the discretization of jobs. Third, we model groups of heterogeneous computers as aggregate, “virtual computing cells” that process multiple tasks simultaneously, using a judiciously selected control rule.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