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面源红外干扰弹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机载面源红外干扰弹干扰效果,通过分析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和面源红外干扰弹的工作机理,建立面源红外干扰弹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干扰的对空仿真系统。介绍系统内主要模型的实现方法,并结合具体的仿真试验场景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此系统能较好地仿真机载面源红外干扰弹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过程,为进一步验证面源红外干扰弹干扰效果提供了技术实现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种波束内目标与诱饵 DOA联合估计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拖曳式诱饵干扰下目标和诱饵DOA参数的准确估计是导引头实现目标分选的前提条件。波束内目标和诱饵的存在引起雷达回波混叠和观测耦合,导致常规观测提取与参数测量方法失效。通过挖掘雷达接收回波和、差通道信号条件概率分布协方差所包含的未知参数信息,获得了目标和诱饵DOA估计的解析表达式,针对估计求解中所需相对功率比未知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干扰检测、雷达测量与目标跟踪信息辅助循环估计相对功率比的DOA二次联合估计方法。不同干扰条件的仿真实验验证了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多点源抗反辐射导弹方法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就有源诱饵对反辐射导弹进行诱偏及各种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多点源诱偏系统、雷达和诱饵之间的时间补偿、诱饵间距配置、诱偏系统参数的设置、天线重叠覆盖区域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对CFAR检测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间歇采样转发形成的假目标干扰对雷达CFAR检测的影响和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生成机理,给出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产生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雷达一次搜索周期内虚警、漏警造成的检测代价作为检测性能指标,分别分析单元平均恒虚警检测器、有序恒虚警检测器、剔除和平均恒虚警检测器在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干扰下的检测代价。着重分析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关键参数对检测代价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间歇采样转发产生的多个假目标显著提高了雷达的检测代价,检测代价受转发占空比、转发功率的影响较大,而受转发频率影响较小。在三种恒虚警检测器的对比中,剔除和平均恒虚警检测器相对于另两种检测器的检测代价更大些。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对抗技术的初步设想与实现方法,重点对TMD系统激光对抗技术和TMD系统红外对抗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光电对抗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 Bayes 数据融合方法进行目标和诱饵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目标和诱饵的识别为背景,详细叙述了采用基于Bayes数据融合方法的基本原理、融合模型和识别结果。从识别结果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识别率,是识别目标和诱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拖曳式单诱饵诱偏反辐射导弹原理和过程进行了分析;推导计算了单诱饵诱偏距离;分析了拖曳线长度、反辐射导弹导引头测角误差和诱饵辐射功率对诱偏距离的影响;对一定条件下反辐射导弹的爆炸点进行了仿真,对诱偏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复杂电子对抗条件下,采用伴飞诱饵对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进行干扰可以有效地提高载机的突防和生存概率。为一次得到在干扰下空空导弹脱靶量与时间的关系,分析诱饵对空空导弹干扰的对抗过程,创新性的采用伴随方法建立了诱饵作用下空空导弹末制导伴随模型,并通过放真程序进行仿真得到对抗过程中各种条件下的空空导弹末制导脱靶量,结果表明,载机在合适的时间投放诱饵并机动能够引起较大脱靶量并降低空空导弹对载机的威胁程度,证明了伴随方法的有效性并为伴飞诱饵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横布置的潜艇发射装置在发射鱼雷诱饵时,有可能与发射艇的尾部相碰撞,分析了诱饵在发射管内的运动,建立了诱饵发射后在脱离发射管阶段及在初始弹道阶段的弹道数学模型,并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分析了不安全的内因,提出了为了保证诱饵发射的安全,应合理确定发射时的艇速、诱饵出管速度、合理选择舵角和操舵方式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源诱偏原理,推导出反辐射导弹在有源诱偏条件下的弹落点计算公式;并由已知的导弹毁伤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获得对目标雷达或其有源诱饵的毁伤效能。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不同的攻击角和末速度对导弹毁伤效能的影响,由此获得反辐射导弹在干扰条件下的最佳攻击角和末速度范围,对于在诱偏条件下研究反辐射导弹毁伤能力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