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9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4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129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Richard Moore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2014,21(2):169-187
Australia's interest in nuclear weapons in the 1950s and 60s is usually explained in terms of high politics and grand strategy. This proliferation case study explores, in greater detail than hitherto, the important part played by the 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RAAF) in pressing for a nuclear capability. It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 RAAF's lobbying, in particular its previous experience with air power, its visceral desire for advanced manned bomber aircraft, and its strong institutional link to the British Royal Air Force. The decision in 1963 to acquire the supersonic US F-111 strike aircraft, instead of rivals including the British TSR.2, is also considered. Once the RAAF's bomber ambitions were satisfied, interest in nuclear weapons was greatly reduced. Finally, some comments are included on the nuclear interests of other air forces in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相似文献
252.
Adam D.M. Svendsen 《Defense & Security Analysis》2012,28(3):234-246
Adopting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established interpretive “schools” of Anglo-American relations, this article offers several reflections on UK–US defense relations as they occurred over the significant years of 2000–2005. During those years, trajectories were established on which UK–US defense relations continue to travel today and outcomes emerged which are still being navigated.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Latin phrase, “Flectas Non Frangas” (essentially translated as: “Bend not Break”),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to adopt to characterize the developments undergone in recent UK–US defense relations. Many historical and strategic lessons with contemporary relevance are drawn. 相似文献
253.
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了在4点弯曲载荷作用下,残余应力、涂层与基体的弹性模量比(简称弹性模量比)对涂层/基体材料界面能量释放率及其相角的影响。结果表明:能量释放率随着残余拉应力、弹性模量比的增大而增大;能量释放率中的相角也随着残余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并不敏感,其随着弹性模量比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评价涂层/基体材料界面结合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深化对涂层/基体材料界面结合性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254.
为了解决标准卡氏天线的驻波特性差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副面母线为双曲线的环焦天线,给出了这种天线的最佳设计公式,并从能量守恒定理出发,导出了计算其方向图的简单表达式。利用文中所给的公式进行设计,可使天线获得良好的驻波特性。 相似文献
255.
电子数密度是表征等离子体物理特性的一项重要因素,在等离子体与高功率微波的相互作用中,等离子体对入射电磁波的吸收、衰减和屏蔽等电磁特性可通过电子数密度的变化进行表征。基于等离子体流体近似研究方法,利用COMSOL软件求解等离子体中的波动方程、电子传递方程和重粒子传递方程,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与高功率微波相互作用中的电子分布特性,重点分析了相互作用中平均电子数密度和平均电子能的数值和空间分布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在高功率微波作用下,等离子体区域电子数密度在数值上会产生剧烈的阶跃变化,形成雪崩效应,在空间分布上电子数密度峰值产生趋于入射方向移动的变化;电子能的变化与入射波激励和电子数密度相关,随入射激励增加呈增长趋势,随电子数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56.
为了满足无线传感网络下多目标跟踪对于跟踪精度与网络寿命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和势均衡多目标多伯努利滤波(cardinality balanced multi-target multi-bernoulli filter,CBMeMBer)的多目标跟踪能量均衡算法。算法通过粒子群算法计算网络能量中心,围绕能量中心形成传感器簇从而改善网络结构,在CBMeMBer滤波的基础上,借助Cauchy-Schwarz散度作为评价函数优化传感器节点量测更新顺序,以保证多目标跟踪精度。通过仿真结果证明算法在多目标跟踪精度与网络能量均衡性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257.
高能离子在材料中输运的蒙特卡罗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高能离子在材料中的输运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 ,入射高能离子与靶材料的作用近似为核散射和电子作用两个独立的部分 ,核散射能量损失采用经典两体碰撞近似 ,通过对碰撞参数的随机抽样得到散射角 ,电子能量损失高能时采用Bethe-Bloch公式 ,低能时采用Lindhard -Scharff公式 ,中能时采用插值公式。最后对高能铁离子入射于铝、硅材料的输运进行了模拟计算 ,给出了模拟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58.
高空长航时太阳能飞机是当前的前沿热点方向,可实现月量级的长期驻空,并形成“时间持久+区域保持”的新型应用能力。系统总结了高空长航时太阳能飞机三阶段发展历程,包括初期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实用能力验证与应用示范阶段,重点阐述国外典型发展计划,深入分析气动布局设计、储能电池、高空推进、大尺度结构、飞行控制等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并提出重点攻关方向建议,为高空长航时太阳能飞机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9.
强电磁脉冲通过电子设备表面耦合进入内部将产生显著的破坏作用,而等离子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电磁介质,具有屏蔽强电磁脉冲的能力,因此基于等离子体的强电磁脉冲防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ST软件仿真分析了核电磁脉冲模拟器工作空间的电场分布。进行了核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的干扰和破坏效应辐照研究,得到了其对MF-51-1型单片机的干扰和破坏阈值分别在10 kV/m和18 kV/m左右。实验研究了单层等离子体阵列对核电磁脉冲的防护性能,能量衰减均在10 dB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具有强电磁脉冲防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260.
本文通过修正余能原理,用三次B 样条函数对应力和位移场进行插值,提出一种新的杂交元,应用离散的康特诺维奇法解决了金属和复合材料的弯曲问题。该法具有收敛快、计算精度高、处理边界条件方便的特点,能得到与位移同一精度的应力解,而且不存在多余零能模式和闭锁问题,是一种解决板弯曲问题的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