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深入探讨油库人因安全事故发生的根原因,对油库人因安全事故的分析评估和油库人因安全事故进行定量化预测及隐患排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追溯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油库人因安全事故根原因分析和追溯的失误模式及后果一前因追溯表,并应用于油库人因安全事故实例分析中,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油库人因安全事故根原因分析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覆土油罐储油是世界各国石油战略储备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提高其抗震性能是构建覆土油罐的重要内容。针对覆土油罐罐室与护体结构的特点,在前人对地下结构抗震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围墙与周围回填土层的简化动力模型,运用相互作用法,给出围墙与周围回填土层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方程,借助Matlab数值分析软件,讨论了结构频率比、刚度比、阻尼比、阻尼率比、质量比对结构位移放大系数的影响,分析所得结论对覆土油罐的构筑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随着电气化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干扰电流对埋地输油管道的干扰腐蚀越来越普遍。干扰电流包括直流干扰电流、交流干扰电流和地电流等3类,其中直流干扰电流对输油管道的干扰腐蚀最为严重。分析了直接排流、极性排流、强制排流和接地排流等4种直流排流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结合输油管道的设计背景及电位测定,在不影响电气化铁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选择接地排流保护措施。计算确定了输油管道的排流保护参数,并在输油管道平行电气化铁路区间设置6组直流干扰电流排流点和9组牺牲阳极。埋地输油管道经开挖检测,管道绝缘防腐层完好,未发现明显的直流干扰腐蚀现象,取得了较好的直流排流效果。  相似文献   
64.
战时,铁路运输油料抢收是一个受到各种随机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很难采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求解。以运筹学的排队论为建模指导思想,采用GPSSW语言对这一动态过程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优化技术对模拟结果作出改进,从而得到最佳的抢收方案。结果表明,该模拟方法适用于解决此类半结构化问题,可为战时铁路运输油料抢收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5.
湿热环境中油罐防腐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湿热环境中油罐的腐蚀主要体现为电化学腐蚀的特征,适宜的防腐措施对提高油罐的建设质量,减缓油罐的腐蚀速度,延长油罐的使用寿命,减小维护费用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分析湿热环境中油罐腐蚀规律出发,介绍了油罐内外壁防腐涂层的选用原则,对3000m^3地面立式油罐的牺牲阳极电法保护进行了设计计算,提出了施工方法,对湿热环境中油罐防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植物油是一种潜在的绿色润滑剂基础油,但其氧化安定性较差制约了它的应用。考察了清净剂和抗氧剂对米糠油高温清净性及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的含有金属离子的清净剂及抗氧抗腐剂对米糠油的高温清净性及氧化安定性没有提高,甚至会降低这两者性能;而不合金属离子的抗氧剂TL-57能改善这两者性能。  相似文献   
67.
光纤位移传感器在喷油器针阀升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升程测量方式多为接触式.文中提出运用光纤位移传感器进行喷油器针阀升程的测量,重点介绍了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测量系统的组成、检测电路的特点等.实践表明,光纤位移传感器在喷油器针阀升程测量中的运用,实现了非接触测量,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8.
本文分析了柴油机的最大扭矩、扭矩储备系数、喷油系统喷油量与柱塞几何供油量的差异和变化规律,认为这3个参数的现行定义不尽合理,并给出了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69.
旨在寻求一种从众多备选油料保障力评估方案中产生优化方案的方法,引入 兼容度的概念,并建立了兼容度极大化模型,根据模型建立了油料保障力评估方案优化系 统。利用优化系统对6个部队的油料保障力评估过程中的4个评估方案进行优化,通过计 算、比较、择优,得到了最优评估方案。应用表明运用兼容度优化油料保障力评估方案是合 理和正确的。  相似文献   
70.
初步分析了信息化是我军军事变革的必由之路,并指出了油料装备的战场定位由于战场形式的变化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最后在与非信息化油料装备对比的基础上,论述了信息化油料装备的战场定位,提出主动性是信息化油料装备最主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