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油料装备信息化的接入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给出了油料装备信息化中几种常见的信息接入方式:嵌入式系统、条码、射频标签,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认为嵌入式系统方式、射频标签方式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保密性和信息可读写性,大型油料装备的信息接入可采用这两种方式;二维条码因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信息容量,可作为油料化验箱等小型装备器材的信息接入方式。最后对被覆线、卫星和短波电台3种信息传输方式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防务技术》2020,16(2):439-446
In order to study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and aging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HTPB coating during storage, the thermal accelerated aging tests at 0%, 3%, 6% and 9% prestrains were carried out.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of HTPB coating at different aging stages were tested using low-field 1H NMR and the variation of cross-linking density was analyzed. The aging model of cross-linking density considering the chemical aging and the physical stretching factors was established. The uniaxial tensil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HTPB coating at different aging stages and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was introduced into Ogden hyper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as a characterization parameter of correction coefficient. Combined with uniaxial tensile test results, a prestrain aging constitutive model of HTPB coating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of HTPB coating increases rapidly at first and then slow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rmal accelerated aging time without prestrain. Under prestrain conditions,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of HTPB coating decreases at the early stage, and increases rapidly at first and then slowly at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thermal accelerated aging.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aging model of cross-linking density and aging constitutive model with test results are R > 0.9500 and R > 0.9900 respectively, which can be used to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and aging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HTPB coating under prestrain accelerated thermal ag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突破传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层析反演研究忽略地球磁场对电离层变化活动的影响,同时顾及不同电离层高度电子密度变化较大的影响,提出在地磁坐标系下建立电离层高度方向上不等像素间距的GNSS层析反演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新的电离层层析迭代松弛因子,提高GNSS电离层电子密度层析反演结果精度。利用IRI—2007电离层模型、GNSS实测数据与电离层测高仪数据,从模拟验证和实测数据对比两方面,反演统计了不同层析算法估算的峰值电离层电子密度误差、电子密度剖面结果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及均方根误差,验证了顾及地磁影响的GNSS电离层层析不等像素间距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COSMIC掩星任务自2010年至2014年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使用只考虑廓线自身特性的4种参数进行质量检核,并对廓线质量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在廓线质量的空间分布上,廓线不合格率在高纬地区最高,其次是低纬地区,在中纬地区最低,这可能与电子密度分布在磁赤道附近存在赤道异常、两极地区的磁场强度最大有关。廓线质量的季节变化较明显,在南、北半球,冬、春两季的廓线不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夏、秋两季。另外,廓线质量具有一定昼夜分布特性,不合格率白天明显较夜晚低,且在晨昏分界线上变化较大。合格廓线的电子密度峰值和峰值高度分布在磁赤道附近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呈现"双驼峰"现象。  相似文献   
15.
温升控制是液压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其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针对某加油车液压系统连续工作时间长、结构紧凑等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油冷蛇形管”式液压油温控制系统,即将加油车自身输转的柴油导入液压油箱内的冷却管,对液压油实施强制冷却。经试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温控效果。该方法取消了冷却水源,简化了结构,并达到了控制油温的目的,对类似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油料快速调拨运输,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油料调拨优化问题,采用了一种受贪婪算法启发的新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对比模拟退火算法等其他算法而言,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很好地解决油料调拨运输过程中多任务多地点的油料调拨运输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响应前四阶统计矩研究了在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取值范围不同时Gram-Charlier渐进展式、Edgeworth渐进展式和Fleishman多项式3种非高斯概率密度函数,指出3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与Gram-Charlier和Edgeworth渐进展式相比,Fleishman多项式对峰度系数的变化不敏感,该方法只有在峰度系数与高斯分布一致时拟合的结果才有可能是合理的;Gram-Charlier和Edgeworth渐进展式在中、高度偏态情况下易出现负的概率,二者在低等偏态情况下拟合的结果是比较合理的。两算例表明在高等偏态、尖峰和对称、扁平分布情况下,Gram-Charlier和Edgeworth渐进展式拟合结果优于Fleishman多项式,但Gram-Charlier渐进展式易于出现负的概率,在应用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在地质灾害作用下,埋地输油管道下方的土层下陷或流失会造成管道悬空。悬空管段入土端到埋地段嵌固点的长度定义为悬空管段的过渡长度,其会对悬空管段的固有频率产生很大影响。基于Winkler线性理论,建立管道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以埋地管段横向位移和轴向位移为零处作为固定边界条件,计算输油管道悬空管段的过渡长度。利用ANSYS软件建立过渡长度有限元模型,计算悬空管段的固有频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过渡长度对悬空管段的静力分析、振动分析以及输油管道的完整性评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应用ANSYS分析软件对车载式金属油罐罐体的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云图。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找出了产生最大应力的部位及原因,为金属油罐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含黏砂土渗透系数的3种试验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黏砂土进行3种试验方法的渗透试验,即变水头渗透试验、常水头渗透试验和一维垂直土柱积水入渗试验,探讨了含黏砂土的渗透系数与干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呈现指数函数形式的衰减。3种试验方法所得函数形式是一致的,说明3种方法测试含黏砂土的渗透特性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