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涡流阀的流量调节特性。在来流总压恒定的条件下,用时间相关法求解了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计算了无控制流和有控制流两种情况,得到了流动参数在流场中的分布和控制流量与喷管流量的关系。计算表明,涡流阀有良好的流量调节特性。  相似文献   
72.
建立了有预紧力的截止阀有限元计算模型,阐述了预紧力单元的原理及分析方法,利用ANSYS程序对截止阀在考虑和不考虑螺栓预紧力及阀杆闭合力作用下的应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法兰螺栓预紧力及阀杆闭合力对阀体应力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73.
水压传动技术应用于深海环境可以直接从海洋中吸水加压,高压水作功之后可以直接排入海洋,不需要水箱和回水管道,大大简化了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在深海作业时,液压元件的工况同陆地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海深压力相当于在元件出口加了一个背压。文中用背压来模拟海水压力,对以水作介质时背压对提升阀口流量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背压使得流量饱和更容易发生;有背压时的流量系数比没有背压时的流量系数大;当阀芯和阀座有叠合时,背压对阀口流量特性的影响比阀芯和阀座没有叠合时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74.
减摇鳍-减摇水舱综合减摇实验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了减摇鳍-减摇水舱综合减摇的数学模型,对综合减摇数学模型在实验装置上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用软件模拟船舶横摇阻尼力矩的方法可以实现台架模拟船舶的横摇运动,通过对船舶-水舱系统数学模型的分析,可用近似二项式替代的方法来简化船舶-水舱系统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选出了较理想的近似参数值,使综合减摇数学模型在实验装置上的实现成为可能。通过对综合减摇理论数学模型和综合减摇实验装置模型的仿真分析,可以看出两者有较好的相似性,说明用文中综合减摇实验装置来模拟综合减摇系统的实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5.
利用MATLAB语言中的SIMULINK仿真软件对某型坦克火炮稳定器随动系统进行计算机动态仿真和分析,给出了仿真结果并和传统的分析方法作了比较。仿真结果可以用来指导实际系统参数的调整。  相似文献   
76.
神经网络在自行火炮发动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讨论神经网络快速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了自行火炮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几种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并在发动机实际运行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的采用使诊断模型具有智能化特点,用于发动机故障诊断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77.
浅析炮车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坦克发射时车体的角振幅和乘员所受加速度不超过一定值为基础,推导了炮车比极限值的理论公式;并对影响炮车比极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以59式坦克为例得出炮车比不超过1.71,该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从柴油机燃油压力波的特征出发,建立ARI(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时序参数模型.通过对不同故障下的燃油压力波基于ARI时序参数的现代谱分析,说明ARI时序参数模型较好地揭示了燃油压力波蕴含的故障信息.通过燃油压力波的ARI时序参数构造故障诊断模式向量,根据几何距离与信息距离的测度来诊断故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9.
详细讨论了火控系统设置射击门前后的命中概率,针对不同的距离区间,给出了在射击门下命中概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0.
坦克作为一种近距离格斗兵器来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勿庸质疑,传统的使用方式却导致发展坦克的远程火力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立足于信息化作战的背景及我军的现实,着眼于陆军武器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了未来陆军可能的作战模式及其火力体系,从军事、经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发展坦克远程火力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坦克远程火力的作用距离、使用的原则与使用的时机,最后对武器装备的"非对称"发展模式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