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7篇
  免费   624篇
  国内免费   2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MapObjects中对图层的控制方法是预先将图层的控制信息写在程序里,在程序运行时对图层进行约束。这种通过编写程序进行控制的方法不但比较麻烦,而且当图层的控制方式发生变化时,维护困难。提出基于数据库的图层管理和控制机制,先将图层的控制信息放在数据表里,系统运行时动态读取图层的控制信息,实现对图层进行方便、直观地约束。  相似文献   
962.
碳化硼涂覆的碳纤维的抗热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自己合成的裂解能得到碳化硼的聚碳硼烷,对碳纤维进行涂层,并详细测试了涂层碳纤维的抗热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963.
针对规则空间下集群运动问题,开展了基于多区域模糊控制(MRFC)-Vicsek模型的集群控制方法的研究.考虑到仿生集群在运动时的行为准则,首先建立了包括避碰层、一致层、内聚层、连通层在内的多区域Vicsek模型.其次,通过模糊规则将不同区域个体数量和集群拥挤程度转化为对中心个体的影响权重,再结合规则空间内边界对个体的影...  相似文献   
964.
为了降低固定稀疏率、固定孔径的稀疏矩形阵列的峰值旁瓣电平,提出一种改进整型遗传算法。该算法在整型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等间隔采样的交叉策略、多点变异策略以及优良基因重组的策略。采取等间隔采样的基因交叉方式,可以有效发挥整型编码的优势,从而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为了提高种群的多样性,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采用了多点变异策略;采用优良基因重组技术,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二进制和实数编码,整型编码更为直接高效;与用于稀疏矩形阵列优化的相关算法相比,本文所提算法获得了更优的旁瓣电平,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65.
为提高地基雷达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探测能力,探讨了一种实用高效的地基雷达优化部署方法,对地基雷达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难点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基雷达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部署原则和量化指标,建立了地基雷达优化部署模型,并进行了信息素引导性控制的蚁群算法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多种程式地基雷达的优化部署,提高了地基雷达优化部署效率和可操作性,为地基雷达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优化部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6.
测量卫星导航信号在天线阵各阵元上的载波相位之差可用于卫星波达方向解算,但传统的各阵元独立跟踪算法在干扰条件下无法实现高精度跟踪且容易失锁。针对此问题,通过将天线阵各阵元的载波相位分解为公共的平均载波相位和低动态的残余载波相位,提出了一种联合载波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平均载波相位为每个阵元共有的特点,通过对全部阵元的联合处理来提高其跟踪精度,同时通过缩小环路噪声带宽来提高残余载波相位跟踪精度。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波达方向解算所需的阵元间载波相位差的测量精度及跟踪灵敏度,四阵元天线阵在典型应用条件下,跟踪灵敏度提高4d B,相同载噪比下载波相位差测量精度提高3倍。  相似文献   
967.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 the joint pricing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during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when product shortage creates additional demand due to hype. We develop a two‐period model in which a firm launches its produc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period, before it observes sales in the two periods. The product is successful with an exogenous probability, or unsuccessful with the complementary probability. The hype in the second period is observed only when the product is successful. The firm learns the actual status of the product only after observing the first‐period demand. The firm must decide the stocking level and price of the product jointly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of the two periods. In this article, we derive som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optimal prices and inventory levels, and show that (i) firms do not always exploit hype, (ii) firms do not always increase the price of a successful product in the second period, (iii) firms may price out an unsuccessful product in the first period if the success probability is above a threshold, and (iv) such a threshold probability is decreasing in the first‐period market potential of the successful product. © 201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2: 304–320, 2015  相似文献   
968.
This article examines British deception operations in the early Cold War. It illustrates how, in the years before Britain could threaten atomic retaliation, Britain’s deception organisation, the London Controlling Section (LCS) was tasked with conducting operations to deter the USSR and China from starting a war or threatening British interests. It introduces a number of their ploys – some physical and military, others subversive and political. It argues that the LCS faced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 implementing its deceptions. Repeating the great strategic successe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was extremely difficult; what remained for the Cold War were more limited deceptions.  相似文献   
969.
针对探月飞行器月球公转轨道上的卫星导航定位问题,以高轨道飞行器卫星导航定位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多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联合定位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了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密度比为15d BHz的弱信号捕获门限下,各系统联合定位时波束主瓣和旁瓣的可用性,同时对各系统联合情况下的精度因子值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到的卫星天线辐射的主瓣和旁瓣信号均高于载噪比门限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三系统或四系统的联合能满足实时定位条件;而旁瓣损耗不加以补偿时,接收信号载噪比低于门限并导致任意联合方式均无法完成定位。各系统联合的精度因子分析表明:单系统或双系统联合的几何精度因子变化剧烈,四系统联合相比三系统联合的几何精度因子下降16.93%;三系统联合定位方案中,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联合方案的几何精度因子值变化最平稳,为最佳选择。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为探月飞行器定位技术研究和星载多系统接收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0.
高光谱影像降维快速独立成分分析过程包含大规模矩阵运算和大量迭代计算。通过分析算法热点,设计协方差矩阵计算、白化处理、ICA迭代和IC变换等关键热点的图像处理单元映射方案,提出并实现一种G-Fast ICA并行算法,并基于GPU架构研究算法优化策略。实验结果显示:在处理高光谱影像降维时,CPU/GPU异构系统能获得比CPU更高效的性能,G-Fast ICA算法比串行最高可获得72倍加速比,比16核CPU并行处理快4~6.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