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柴油机调速特性和外特性统一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分析了柴油机调速系统常用的两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柴油机调速特性和外特性统一模型,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12.
为了对转矩分流齿轮系统均载特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建立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计算系统的均载系数,分析联动轴扭转刚度、输出轴支撑刚度、输入转速以及轴位角对均载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对齿轮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输出端的均载系数大于输入端的均载系数,高压输入端的均载系数大于低压输入端的均载系数;均载系数...  相似文献   
213.
采用特征线法,通过预先给定中心线马赫数分布,设计了消波的二维超声速转弯流道。研究了不同反压作用下转弯流道内的激波串结构、壁面沿程静压分布和壁面分离区演化等特征,分析了流道内激波串波结构与反压的关系,发现了激波串波头很难稳定在流道拐点附近。当激波串波头靠近流道拐点时,流场具有双解。流动双解区向单解区演化过程中,伴随有大分离区在上、下壁面之间的迅速转换和激波串结构的快速演化。  相似文献   
214.
针对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colloca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MIMO)雷达在实际探测过程中,未有效结合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 RCS)高动态变化特性导致雷达跟踪精度不高甚至失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RCS高动态特性的CMIMO雷达功率资源自适应分配方法。考虑到目标RCS特征的角度敏感性,利用目标运动状态的可预测性动态获取实际观测角度,从而完成跟踪帧的极化方式优选;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功率与RCS的多目标跟踪误差后验克拉美罗下界,将其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利用内点惩罚法求解该凸优化问题即可实现RCS高动态情况下的功率优化分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结合目标不同方向RCS动态分集特性实现功率的有效分配,相比于传统RCS模型分配方案,有效解决了分配方案与实际跟踪场景之间的失配问题,从而提升了CMIMO雷达的多目标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215.
本文讨论了程序语言的军用特征及ADA与C对军用软件的支持,最后指出军用语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16.
以斜侵彻过程中的终点弹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球形空腔膨胀理论给出的阻力函数理论公式和开坑阶段的表面层裂机理,建立了能够综合考虑弹头形状、开坑区深度的斜侵彻深度预测模型,并进一步推导了能够适用不同弹头形状的弹体过载时程曲线计算公式。预测模型得到的侵彻深度和过载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弹体与混凝土靶的斜侵彻弹道分析和弹丸头部设计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17.
缩比模型试验是获取大型运载火箭动特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本文以某型运载火箭为原型对象,首先根据其结构组成分别推导各部件的相似关系;然后,利用横向刚度和质量相似系数保持一致性,联立形成了运载火箭横向动特性相似关系;同时,考虑实际加工制造条件,分析了横向刚度和质量相似系数的约束;最后,根据上述相似关系和相似系数约束设计了1/5缩比模型,并对该缩比模型的动特性相似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所得1/5缩比模型在动特性方面与原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关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  相似文献   
218.
基于动态球形空腔膨胀理论给出的阻力函数理论公式和开坑阶段的表面层裂机理,建立了能够综合考虑弹头形状、开坑区深度的斜侵彻深度预测模型,并进一步推导了能够适用不同弹头形状的弹体过载时程曲线计算公式。预测模型得到的侵彻深度和过载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弹体与混凝土靶的斜侵彻弹道分析和弹丸头部设计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19.
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在ITO导电基片上制备了一组不同掺镍量的氧化钨钼薄膜,分别测量了该系统及ITO电极浸泡于1 mol氯化钠溶液中不同频率下的电化学阻抗,应用等效电路法模拟了该系统的阻抗谱,从而获得了有关掺镍薄膜的电阻、电容及溶液在薄膜内扩散等信息.研究表明,与ITO电极所产生的吸附层的等效元件参数相比较,掺镍氧化钨钼薄膜大大提高了ITO电极传输电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220.
《防务技术》2020,16(4):856-875
Reinforced concrete (RC) columns are widely used as 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high-piled wharfs. The study of damage model of a RC column due to underwater explosion is a critical issue to assess the wharf’s antiknock security. In this study,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damage model of circular RC columns subjected to underwater explos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caled-down experiment model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 10.0 m diameter tank with the water depth of 2.25 m, under different explosive quantities (0.025 kg–1.6 kg), stand-off distances (0.0 m–7.0 m), and detonation depths (0.25 m–2.0 m). The shock wave load and dynamic response of experiment models were measured by configuring sensors of pressure, acceleration, strain, and displacement. Then, the loa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ime history of test data, and damage models related to present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and discussed. Three damage models, including bending failure, bending-shear failure and punching failure, were identified. In addition, the experience model of shock wave loads on the surface of a RC column was proposed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