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了研究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熔化过程中的传热和流动特性,建立了针对1420铝锂合金的数值分析模型。在同时考虑表面张力、电磁力和热浮力作用的情况下,利用有限控制容积法求解该模型,得到熔池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解,从而直观地反映熔池形状的变化过程,并采用无量纲分析法对不同作用力对熔池传热和流动过程的影响进行定量化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熔深的增长快于熔宽,因为熔深增加的主要机理是小孔效应,而熔宽增加的机理为对流传热作用;表面张力对熔池流动的影响最大,比电磁力的作用大1个数量级,比热浮力的作用大3个数量级;在熔化过程中,对流传热的作用大于热传导作用,心数最大值达7.6。  相似文献   
132.
通过试验研究了焊条直径和铁粉加入量对焊条熔化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焊条直径增加,焊条药皮重量系数、熔敷效率增加,熔化速度和熔敷速度降低;熔敷金属中合金元素Mn、Si含量增加,但Mn、Si的过渡系数减小.当增加药皮中铁粉加入量,药皮重量系数、熔敷效率和熔敷速度增加,熔化速度降低,由于铁粉的稀释作用使熔敷金属中合金元素Mn、Si含量及过渡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133.
采用传递函数方法研究了阻尼层黏弹性材料随机性对被动约束层阻尼(PCLD)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由Hamilton原理建立了PCLD梁六阶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引入状态向量,建立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利用传递函数方法得到了梁的固有频率和损耗因子。以黏弹性材料分数导数模型中的参数作为基本的随机变量,并假设其服从正态分布,使用Monte Carlo直接抽样法考察了材料模型参数的随机性对结构固有频率和模态损耗因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黏弹性材料参数的随机性对梁动力学特性的变异系数影响较大,模态损耗因子的变异系数最大值是材料参数变异系数的4.5倍。  相似文献   
134.
基于传统的光学传递函数测试方法的缺陷,提出视频信号傅里叶变换测量法,给出了该测量法的理论依据和测试系统模型.该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规的用硬件完成的傅式变换,改用计算机软件完成.  相似文献   
135.
Foreign policy program transfer, the shifting of implementation responsibility for a foreign policy program from one organization to another, is a ubiquitous, yet under-studied, counterinsurgency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conceptually develops program transfer as an important object of study; analyzes, using archival sources, an empirical case of program transfer, Operation Switchback, drawn from US counterinsurgency practice in South Vietnam; and formulates two preliminary theoretical claims related to program transfer: (1) transferred programs will tend to be alte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ining organization, and (2) program transfer may act as a signal or early-warning indicator of foreign policy change.  相似文献   
136.
为研究星载光学遥感成像系统的复杂性,由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与系统研究的基本原则出发,通过对成像全链路流程的分析,确定光学遥感成像系统的复杂性来源及其表现形式。建立星载光学成像的数学模型,以系统重要参数——调制传递函数为基点,通过正过程建模分析和逆过程测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系统复杂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即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过程。由正、逆过程的对比分析,一方面阐述了系统性能与各个环节参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由正则化盲反卷积的方式得到图像中真实的调制传递函数。二者相辅相成,既能通过补偿系统复杂性因素影响提升系统性能,又能进一步指导系统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7.
研究了利用天基测向数据对地月转移轨道的初轨确定。天基平台分别考虑采用单颗卫星和星座卫星,研究了观测数据的噪声平滑,分析了观测弧段长度和观测几何对两种平台的定轨精度的影响,基于数值分析结果,研究了初定轨中系统差的消除。研究结果表明,星座双星同步定轨比较适用于地月转移轨道的天基测向初定轨。  相似文献   
138.
基于Rogowski线圈的传感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Rogowski线圈的工作原理,建立了Rogowski线圈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Rogowski线圈的传递函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精密积分器,采用Protel仿真验证了精密积分器的优越性;对所研制的基于PCB的Rogowski线圈传感头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头测量准确度达到0.5级,工作状况稳定,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9.
线性唯象传热规律下热机内可逆热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符合线性唯象传热规律(q∝Δ(T-1))的热机内可逆热经济学做了进一步研究,导出了在给定条件下Novikov热机的最优利润解析式,并得到了最优利润和相应的效率同其它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0.
In this article, we define two different workforce leveling objectives for serial transfer lines. Each job is to be processed on each transfer station for c time periods (e.g., hours). We assume that the number of workers needed to complete each operation of a job in precisely c periods is given. Jobs transfer forward synchronously after every production cycle (i.e., c periods). We study two leveling objectives: maximin workforce size () and min range (R). Leveling objectives produce schedules where the cumulative number of workers needed in all stations of a transfer line does not experience dramatic changes from one production cycle to the next. For and a two‐station system, we develop a fast polynomial algorithm. The range problem is known to be NP‐complete. For the two‐station system, we develop a very fast optimal algorithm that uses a tight lower bound and an efficient procedure for finding complementary Hamiltonian cycles in bipartite graphs. Via a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 we demonstrate that range schedules are superior because not only do they limit the workforce fluctuations from one production cycle to the next, but they also do so with a minor increase in the total workforce size. We extend our results to the m‐station system and develop heuristic algorithms. We find that these heuristics work poorly for min range (R), which indicates that special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m‐station problem need to be identified before we can develop efficient algorithms. © 2016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3: 577–590, 2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