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防务技术》2020,16(1):77-87
The effects of metallic material on the penetration resistances of ceramic-metal hybrid structures against vertical long-rod tungsten projectiles were studied by artillery-launched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Hybrid structures with rectangular cores in transverse orthogonal arrangement and slide-fitting ceramic inserts of 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 prisms were fabricated with titanium alloy TC4 (Ti6Al4V), AISI 4340 steel and 7075 aluminum alloy panel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brid structure of Ti6Al4V exhibited the highest penetration resistance, followed by that of 7075 aluminum alloy with the same area density. Th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of the hybrid structure of AISI 4340 steel was the lowes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showed that the metallic material of a ceramic-metal hybrid structure can directly affect its energy absorption from the impact projectile, which further affects its penetration resistance. Different metallic frames exhibited different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constraint conditions or support conditions for ceramic prisms. The high penetration resistance of the Ti6Al4V hybrid structure was due to its stronger back support to ceramic prisms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AISI 4340 steel hybrid structure, and better constraint condition for ceramic prisms by metallic webs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7075 aluminum alloy hybrid structure. The results of mass efficiency and thickness efficiency showed that the Ti6Al4V hybrid structure has advantages in reducing both the thickness and the mass of protective structure. In addition, because the ceramic-metal hybrid structures in the present work were heterogeneous, impact position has slight influence on their penetration resistances.  相似文献   
72.
高速船减阻减摇艏艉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试验研究的办法 ,探讨了减阻减摇艏艉水鳍在傅氏数Fr =0 .5~ 0 .9的范围内圆舭快艇上应用的规律性问题 ,通过对某型舰艇模型的试验研究表明 :Fr =0 .5~ 0 .9的圆舭快艇模型总阻力可减小 5 %~15 % ,且在波浪中的适航性有明显的改善 .  相似文献   
73.
用线性兴波阻力理论计算穿浪双体船的兴波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线性兴波阻力理论 (薄船理论 )Michell型兴波阻力计算公式为基础 ,结合穿浪双体船的船型特点 ,建立了一次和二次简化的Michell型兴波阻力计算公式 ,并以此简化公式计算了某穿浪双体船WPC×××的兴波阻力 .将计算结果与马丁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并探讨了兴波阻力规律及片体间距对WPC兴波阻力的影响规律 .  相似文献   
74.
离子渗硫技术在装甲车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59式坦克发动机中几组易磨损的摩擦副,选用相应的材料,经离子渗硫处理后,测定了相应的摩擦学性能;又对59式坦克变速箱的四挡主动齿轮和侧减速器主动轴齿轮离子渗硫处理后,进行了实车考核。2组试验结果都表明,经渗硫处理后,零件和试样的摩擦学性能大大提高,说明离子渗硫技术能够应用于装甲车辆,且具有很大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5.
应用介电谱测试技术对润滑脂进行种类识别及氧化安定性的研究,红外光谱分析、差式扫描量热计法、氧弹法等标准试验方法对润滑脂氧化安定性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介电谱测试技术可以实现对润滑脂基础油的种类识别及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76.
采用液相浸渍法结合反应熔渗法快速制备了改性C/C复合材料,研究其微观组织及在氧乙炔焰和高频等离子体风洞环境中的烧蚀行为。结果表明:改性C/C复合材料主要含有HfC、ZrC、TaC等高熔点陶瓷改性相,其密度为3.83g/cm3,开孔率仅为4.71%。氧乙炔焰烧蚀360s后,改性C/C复合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主要由HfO2、ZrO2、Ta2O5组成的致密氧化物层,材料的线烧蚀率为0.00518mm/s。使用高频等离子体风洞考核改性C/C复合材料球头模型,在热流量3.5MW/m2、驻点温度2293℃的条件下考核180s后,模型表面生成致密光滑的氧化物保护层,与基体结合牢固,模型形状及尺寸无明显改变,去掉氧化物后测得其线烧蚀率为0.00172mm/s。  相似文献   
77.
采用交、直流电对不同膨胀石墨含量的导电水泥电阻进行测量,根据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交、直流电对电阻测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的交流电压对测量导电水泥电阻的影响,为导电水泥电阻的工程化测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纸面石膏板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经历不同温度和冷却方式的纸面石膏板试块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受热温度和冷却方式条件下,纸面石膏板的结构和强度将发生改变。当受热温度达到300℃时,护面纸与石膏芯材结合松动,护面纸发生热分解、炭化,石膏芯材产生裂纹,网状晶体骨架结构疏松、断裂、破碎,完整性遭到破坏,强度基本丧失;受热温度越高,纸面石膏板结构和强度的破坏越严重。  相似文献   
79.
基于植物的抗性基因具有保守序列,根据已克隆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探针,利用菌落杂交的方法,对东乡野生稻大片段基因组文库进行筛选,得到两个候选克隆.序列比对发现其中含有NB-ARC的保守序列,可用于后续转基因鉴定.  相似文献   
80.
火箭弹防静电短路卡抗静电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火箭弹系统在安装防静电短路卡前后静态电阻的变化 ,提出了利用脉冲电流发生器测定安装防静电短路卡后系统动态电阻的方法。研究表明 ,安装防静电短路卡后 ,系统动态电阻很小 (小于30mΩ) ,火箭弹抗静电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