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篇 |
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3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作为现役船体结构可靠性评估的关键技术,可靠性评估理论直接决定了可靠性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置信度。从可靠性评估理论的计算原理、度量指标计算及工程应用等方面阐述了传统可靠性评估理论和非概率可靠性评估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各可靠性评估理论在现役船体结构可靠性中的优势及不足,给出了今后开展相关研究的展望,并指出了现役船体结构可靠性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42.
针对临近空间驻留飞艇姿态运动的非线性、耦合和不确定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模糊变结构解耦控制方法。首先,推导了定点模式下飞艇的姿态运动方程,通过选取状态向量和控制向量,将其描述为非线性系统。然后,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非线性姿态控制系统输入输出解耦为三个通道的线性子系统;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对参数摄动的不变性设计了定点姿态控制系统,并应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系统的全局稳定性;为提高控制性能,以变结构控制的滑模面及其变化率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以趋近律参数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设计了模糊变结构控制器,通过模糊规则在线调整控制律参数。最后,对具有参数不确定的姿态控制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43.
针对拦截高速机动目标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变论域模糊自适应滑模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推导了导弹-目标空间拦截模型,设计了三维滑模制导律;根据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专家的经验,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对滑模制导律的非切换项进行逼近,并设计了有限时间收敛模糊控制规则;提出了一种新型变论域伸缩因子,设计了基于新型伸缩因子的变论域模糊自适应滑模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制导律能够使导弹准确命中目标,并能够达到视线角速率有限时间收敛,且与比例制导律相比,具有更高的制导精度和更短的飞行时间。 相似文献
244.
245.
逆重复 m 序列输入下 FIR 模型辨识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德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0,22(5):83-86
针对离散控制系统的有限脉冲响应 (FIR)函数模型 ,研究了在伪随机逆重复m序列输入激励下的相关辨识及其精度问题 ,得到了有色噪声干扰下FIR参数估计精度的显式表达式。文中有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246.
目前工程上计算结构随机疲劳寿命时,仍经常采用基于单轴拉-压疲劳寿命(Stress-Number of cycles,S-N)曲线的应力寿命方法.虽然使用简单方便,但这种方法不仅忽视了单轴S-N曲线且不能准确反映结构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还忽略了随机振动中共振对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因此该方法在预测结构在随机振动下的疲劳... 相似文献
247.
为提高图像拼接的配准精度和稳健性,提出基于局域像素匹配的随机抽样一致改进算法.在完成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子或其他算子图像特征提取、特征匹配之后,利用独立于特征匹配点的局域像素,通过参考图像局域像素与映射的待拼接图像局域像素匹配,优选4对最佳特征匹配点,确定最佳单应矩阵.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抽样一致经典算法相比,该方法未明... 相似文献
248.
249.
针对机抖激光陀螺角随机游走和发动机干扰等影响静态捷联寻北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间正交小波变换的前向线性预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前向线性预测技术以及区间正交小波变换抑制边界效应的能力,有效地减小了角随机游走和发动机干扰。车载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0.
谷建湘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0,12(1):1-11
本文讨论了时间无限的马尔可夫链的最优停止问题。对于无限状态情况,给出了其最优停止变量以及值函数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对于有限状态情况,这个充分条件以及问题的计算等价于解一个线性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