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61.
被动传感器由于采用无源探测,而且制造成本低,体积小,在战场环境中将采用并配置大量的被动传感器来检测目标.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式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资源优化配置问题.针对被动传感器的具体应用模型,采取了若干合理近似,得到了在"OR"融合检测条件下,基于最大检测概率的被动传感器优化配置密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62.
舰载被动传感器数据关联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ESM的属性关联和空间关联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属性-空间综合关联算法。建立了属性-空间综合关联算法的功能模型,并对采用算法进行了描述和仿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属性-空间综合关联能有效克服不同平台、相同目标属性关联和同一平台、不同辐射源空间关联存在的问题,且具有较高的关联准确度。  相似文献   
263.
数字噪声调频宽带干扰源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噪声调频干扰理论,分析了混沌序列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设计了基于混沌伪随机序列调制的数字噪声干扰源,给出了原理样机并得出测试结果。该干扰源具有干扰带宽、干扰中心频率可调、调制噪声带宽可程序控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264.
等幅分米波对无线电引信的辐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无线电引信电磁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性,给出了研究所需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选择某型集成电路分米波无线电近炸引信,从勤务处理状态和工作状态两个方面,研究了无线电引信的等幅分米波辐照效应,确定了被试无线电引信的等幅分米波辐照干扰阈值以及干扰阈值随辐照频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等幅分米波对无线电引信的能量耦合途径。  相似文献   
265.
为实现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的通用性、避免重复开发,在计算机生成兵力系统设计中采用多层体系结构,其中仿真组件层既为上层模块提供软件支撑又确定了CGF的真实程度。因此,给出了通用型CGF系统中仿真组件层的一般建模方法,且着重介绍了采用基于"过程"的认知模型建模方法在某仿真平台中实现模拟舰艇指挥员进行箔条质心干扰的决策。仿真结果表明这些方法是可行的,有利于CGF功能的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266.
针对集中式组网雷达数据处理算法的薄弱环节,通过对集中式组网雷达假目标干扰问题的研究,建立了密集假目标干扰、航迹扰乱干扰和航迹欺骗干扰三类假目标干扰模型。首先介绍了集中式组网雷达的数据处理算法,分析了这种算法对于假目标干扰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了上述三种假目标干扰类型。然后给出了这三种类型假目标干扰的概念、产生方法、数学模型和运用方式;最后分析了组网雷达的抗干扰措施对于假目标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7.
反舰导弹攻击方向的选择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航路规划能力的反舰导弹能通过选择合理的攻击方向对舰艇进行攻击,从而大大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针对单舰和不同编队形式的舰艇目标,选取了典型代表作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攻击方向对反舰导弹突防能力的影响,提出了选择合理攻击方向的依据,并进行了相关仿真计算。结论表明:针对单舰目标,可以两发导弹按90°夹角对目标实施两方向齐射;针对单式队形的舰艇编队,可将导弹的攻击方向选择为编队队列线方向;针对复式队形的舰艇编队,齐射导弹的攻击舷角应小于相邻两舰协同反导时导弹相对被攻击舰的最小舷角,从而尽量阻止敌方舰艇编队协同反导。  相似文献   
268.
文中提出了扩频接收机捕获模型,并对可行性进行了仿真。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干扰样式对接收机捕获性能的影响,给出捕获概率的仿真曲线,对文献[1]、文献[2]中用到的假设的成立条件进行了修正。最后文中采用频域接收机结构并给出了基于频域抑制算法的捕获概率仿真曲线。结果表明捕获性能较之无干扰抑制时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69.
由于阵元间相位差变化率这一观测量与通道不一致性关系不大,信号到达两阵元间的相位差变化率常用于无源定位测量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高精度的相位差变化率测量方法,利用分时间片思想,首先通过对无模糊相位差进行一次相位平移,得到各个时间片含模糊的相位差值;然后对得到的各个时间片的含模糊相位差进行一次相位平移,得到各时间片间相对无模糊的相位差;最后对相对无模糊相位差采用最小二乘算法求得相位差变化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本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测量中由于相位模糊造成的相位差抖动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高精度相位差变化率信息,可以满足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270.
建立了分布式干扰条件下雷达探测区平面模型,并根据雷达、探测目标以及干扰机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平面模型进行拓展,建立了分布式干扰条件下雷达探测区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直观地显示了分布式干扰条件下雷达在空间各个方向的探测范围,为雷达网部署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